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国研中心公开改革“路线图”:基础养老金由中央提供

2013年10月27日 15:27    来源: 法制晚报    

  基础养老金由中央提供 房产税过渡期后全面推开 专家称“383”方案不等同于中央改革思路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将于11月召开。日前,作为中国官方高层智囊机构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首次向社会公开了其为十八届三中全会提交的“383”改革方案总报告全文,勾勒出一幅详尽的改革“路线图”。

  所谓“383”方案,是指包含“三位一体改革思路、八个重点改革领域、三个关联性改革组合”的中国新一轮改革路线图。

  除了为改革制定“路线图”,报告还给出了改革的“时间表”,建议将改革分为三个阶段,即2013年至2014年的近期改革、2015年至2017年的中期改革和2018年至2020年的远期改革。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接受《法制晚报》记者采访时指出,“383”方案是一个研究成果,是一家智库为改革提供的建议,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前公之于众,主要是为了引发更广泛的社会讨论,让更多人为改革方向建言献策。

  “383”方案不等同于中央改革思路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说,“383”方案只是一个智库的改革方案,并不能完全代表中央的改革思路。该方案的最大价值和意义,是对于接下来即将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可以更加广泛地吸收民意,给予改革方向的参考。

  竹立家认为,“383”方案提出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难以执行到位,根本还在于政府改革未触及要害。“行政体制改革的要害仍在于政府自身建设的改革,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只是其中的一方面。只有通过政府内部管理机制、责任机制、绩效机制、奖惩机制的建立健全,提高政府自身的战斗力和执行力,才能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等措施落实到位。”

  对于方案中提出的廉洁金的制度,竹立家认为并不符合中国国情。“‘养廉金’这种说法已经十多年了,无论从哪些方面来说,在现在政治文明的体制下,要通过‘养廉金’来遏制腐败,非常不现实,不符合党章和宪法的要求,发达国家也没有。个人认为,廉洁金制度对于权力腐败没有太大作用。”竹立家说。

  对方案中的加快官员财产公开的提法,竹立家认为目前官员的信息不够透明,社会监督还不够到位,需要党内民主、社会民主进一步加强。“尽管需要一个过程,但是时间不能拖得太长。”

  土地制度 集体土地直接入市

  记者注意到,此次报告涉及行政审批制度、反腐倡廉制度、土地制度改革和财税体制改革等内容,不少提法“尺度很大”。

  在土地制度改革方面,报告提出,在规划和用途管制下,允许农村集体土地与国有土地平等进入非农用地市场,形成权利平等、规则统一的公开交易平台,建立统一土地市场下的地价体系。完善土地租赁、转让、抵押二级市场。随着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直接入市,相应收缩政府征地范围,逐步减少直至取消非公益性用地的划拨供应。

  对已经形成的“小产权房”,按照不同情况补缴一定数量的土地出让收入,妥善解决这一历史遗留问题。

  财税体制 基础养老金由中央提供

  报告将基础养老金、司法体系、食品药品安全、边防、海域、跨地区流域管理等划为中央事权。按事权优先原则,调整优化税收划分和转移支付制度。

  报告提出,将实施“国民基础社会保障包”制度。起步阶段该保障包的内容可包括:用名义账户制统一各类人群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实行全国统筹;医保参保补贴实现“费随人走”,人口跨行政区流动时补贴由上级政府承担。

  这些待遇都记录到统一的个人社会保障卡中,全民均可享受。社会保障卡具有补贴结算功能,并实现全国范围的可携带。随着时间推移,逐步扩展该制度内容,并最终取代户籍制度。

  要扩大房产税试点范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改革方案报告中提出,要扩大房产税试点范围,尽快完善相关制度,一定过渡期后全面推开,并明确为区县级政府主体税。

  报告提出,按照消费地原则,将国内消费税划为地方税,由生产环节征收改为零售环节征收,同时将车辆购置税划归地方税。全面减并非税收入,市、区县政府每项非税收入征收均需要省级人大以上批准。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第一研究室主任陈昌盛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也建议,设定3年左右过渡期,然后正式全面开征房产税,明确为区县级政府主要税收来源。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改革方案报告中提出,建立廉洁年金制度,公职人员未犯重大错误或未发现腐败行为的退休后方可领取。此外,率先从公共部门及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和新提拔干部做起,加快官员公布个人财产进度。

  报告提出,将规范岗位权责,减少政府官员自由裁量权,构建“不能贪、不敢贪、不愿贪”的防腐机制。

  今年开始,中纪委要求,对领导干部申报的个人重大事项进行抽查。反腐专家认为,这可认为是我国推进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一个过渡办法。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改革方案报告中提出,大幅度实质性减少行政审批,对仍需审批的项目,规定审批时限,到期不批复视为同意。此外,要建立审批事项重大失误责任追究制,对审批失当造成重大损失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责任编辑: 马欣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