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中俄能源合作进入“一体化时代”

2013年10月25日 08:43    来源: 国际商报     荣郁

  日前,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第八届中俄经济工商界高峰论坛上表示,中俄双边经贸合作步入了最活跃、最富有成果的时期。他透露,中俄双方已经签署了21项合作协议。

  根据相关协议,俄罗斯国家石油公司将在未来10年内每年向中国增加供油1000万吨,久拖未决的天然气合作也接近于最终达成协议。此间舆论认为,中俄加大能源合作力度将推动两国实现共赢。

  能源合作走向纵深

  汪洋说,近10年来,中俄双边贸易屡创新高,双边贸易额以22.2%的年均增速快速发展,去年更是创下了882亿美元的历史纪录。中国已连续4年成为俄罗斯最大的贸易伙伴,俄罗斯也稳居中国前10大贸易伙伴之列。汪洋表示,双边设定的贸易目标是,到2015年,中俄双边贸易额达到1000亿美元,2020年达到2000亿美元。

  黑龙江省社科院东北亚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笪志刚对国际商报记者表示,中俄政府高层定期进行会面是一个很好的机制,能够促进贸易投资务实合作。但是从整个全球背景考虑,这也是俄罗斯作出的明智之举。俄罗斯经济目前还没有摆脱依靠能源的现状,经济转型没有完成,对石油、天然气等依赖严重。目前欧洲天然气需求不断下降,美国的页岩气开始出口,打压了国际能源价格。因此俄罗斯向中国寻求能源合作是出于对全球经济形势的考量。

  在此期间,中石油分别就亚马尔公司LNG(液化天然气)购销、天津合资炼厂事宜,与俄罗斯诺瓦泰克公司和俄罗斯石油公司达成进一步的合作协议。但与前几次以中石油唱主角不同的是,中石化此次正式“入伙”中俄能源合作盛宴。

  中石化10月23日对外宣布,俄石油公司与中石化集团商定,从2014年起每年向中石化供应1000万吨原油,期限为10年,双方就此签订了预付款出口合同备忘录。据悉,由此计算,中石化获1亿吨原油供应合同,这是中石化首次与俄石油公司就大额原油进口达成合作意向。

  对此重大突破,中国石油大学中国石油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毅军对国际商报记者说:“关于中俄能源合作的一些项目,目前还处于框架协议推进阶段。不过,一些重要项目的合作采用预付款的方式,而非以往贷款的模式,是一种推进。中俄能源合作与双方互联互通进行捆绑,在方式上有了新的思考,比如在开拓具体项目和公司商业模式上都有推进,进行一体化上、中、下游合作,双方建立了更深层次利益共同体的全产业链合作。”

  勿过于依赖“能源外交”

  中国的对外能源合作已渗透到新一届政府外交战略的各个层面,这从高层对南美、中亚及东南亚的出访中均可看出端倪,能源短板也成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掣肘。

  对此,笪志刚分析认为,长期以来,中国采取粗放式发展模式,高能耗、高污染、高投入已逐渐显露出承受艰难。“能源外交”被各国广泛利用,但是未来国民经济对能源依赖过大,不是可持续发展之举。比如日本曾经也是几乎全部依靠能源进口的国家,但是目前日本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比重不断下降,日本利用海上风能取代了30%的核电用电量。战略资源固然是重要选择,但能源是不可再生的,我国要调整经济转型,将能源依赖比重降下来,将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大幅提高,毕竟未来争夺能源会是各国博弈的焦点。“另外,特别是在与中东、非洲、南美等国家合作时,会带来一定的风险。国内的企业在如何规避风险上也有所考虑和转变,例如寻求和当地大公司进行合作,将投资重心向其他国家和地区转移等。”刘毅军补充道。


(责任编辑: 韦伟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