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是服务窗口,一头连着各行各业,一头连着千家万户。在中国银行遍布海内外的一万多家网点,“急客户之所急,想客户之所想”的真情服务每天都在发生。
“10年前,我们把钱存在中行。没想到10年后,你们跑大老远的路上门服务。真是太感谢了!”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大英镇五岔村89岁高龄的韩正英感动地说。
今年7月18日上午,陈璋萍拿着一张定期存单到中行柜台取现,多次输入密码均显示有误,急得直跺脚。
2003年,陈璋萍的婆婆韩正英在中行存入3.3万元后,忘记了密码。银行规定,密码挂失必须本人办理,但已经89岁的高龄韩正英哪经得起40多公里山路的折腾,明明账上有钱却取不出来。
中行工作人员当即决定:特事特办,派人派车上门办理。随后,中行的大堂经理与两名员工带着起草好的代办业务委托书,驱车40公里来到安县大英镇五岔村,为老人办理挂失手续。手续办妥后,还反复叮嘱老人一家办理取款业务的相关流程。
不仅是韩正英,更多人体验到了中行的温暖服务。今年2月,在三亚过冬的黑龙江老人张长法脑干出血深度昏迷,被送到三亚市农垦医院住院治疗。四名子女以老人的名字开立账户,存入一笔钱用于治疗,之后却忘记了密码。
由于账户名字为昏迷中的张长法,银行即便上门服务也无法为其办理密码挂失手续。在这种特殊情况下,密码挂失需要走复杂的程序。需要由法院出具判决书,指定其一子女为监护人处理此笔款项,方可做密码挂失,但需要较长的时间。但老人的病情不能耽误,中行员工当即采取积极应对措施,到医院看望昏迷住院的老人,跟老人的子女详细了解核实情况,最终,与张长法的子女协商后,根据老人治疗的需要,中行将老人个人账户中的钱划转到医院账户上,专门用于治疗,解决了客户的燃眉之急。 (杨晓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