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金融服务如何助力自贸区投资贸易便利化

2013年09月28日 08:23    来源: 经济日报     刘 溟

  金融服务如何助力自贸区投资贸易便利化

  ——专访中国银行公司金融总部(国际结算)总经理程军

  上海自贸区总体方案中,金融领域的改革试点涵盖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利率市场化、跨境人民币、外汇管理改革、金融机构设立开放、国际大宗交易平台建设等方面,旨在构建本币为主、本外币一体化,银行分账经营、独立核算架构下,实现自贸区面向国际的金融服务,构建与投资、贸易便利化改革相适应的金融政策框架。金融服务将如何助力推进上海自贸区的投资、贸易便利化改革?会给进驻企业带来哪些发展机遇?记者就此专访了中国银行公司金融总部(国际结算)总经理程军。

  金融领域开放创新备受注目

  记者:此次公布的上海自贸区总体方案有哪些特点?

  答:从公布的总体方案来看,上海自贸区总体框架涵盖四大方面:一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二是扩大投资领域开放;三是转变贸易发展方式;四是深化金融领域的开放创新。

  上海自贸区肩负着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的重要使命,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着题于“自由贸易”,决定了自贸区改革试验的中心任务是实现贸易、投资的便利化。围绕这一中心任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制度保障,金融领域开放创新是必然要求和助推器。

  此次公布的一系列政策中,金融领域开放创新备受注目,但并非意味着金融成为自贸区改革试验的中心,在自贸区建设中同样要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导向,金融的开放与创新应立足于支持贸易、投资便利化等一系列改革目标的实现。

  金融制度设计有四重积极意义

  记者:就目前公布的政策看,金融领域改革试点都有哪些亮点?

  答:从目前公布的相关金融领域政策内容看,主要亮点是通过账户区隔构建了与境内其他市场有限隔离、与国际金融市场高度接轨的独立金融环境。上海自贸区在“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原则下,通过银行分账经营、独立核算,服务对象涵盖区内居民和境外非居民,实质上在区内构建了一个涵盖离岸和在岸业务、本外币一体化、与国际金融市场高度接轨的金融环境。

  这一制度设计不仅为进一步深化金融开放和创新提供了实现路径,而且进一步支持了投资、贸易便利化改革目标等,有以下积极意义:一是有效隔离了境内其他市场,为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人民币资本项下自由兑换、跨境人民币使用、外汇管理改革等金融改革提供了相对独立的试验田;二是实现了与国际金融市场紧密接轨,为我国未来参与更高标准的全球贸易投资新秩序积累了经验;三是为区内构建人民币离岸市场提供有效方案,为人民币资金“走出去”和回流开辟广阔渠道,助推人民币国际化。四是为满足贸易、投资便利化环境下境内外企业更高的金融服务需求提供了有效渠道,构建一个更加开放环境下金融服务与产品创新池,促进金融深化,使金融机构围绕FTA、FTN开展产品组合和创新,密切与境内外金融机构合作,不仅可更好满足境内企业“走出去”、境外企业“走进来”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也为便利境内外企业外部贸易往来、提高内部资金管理效能提供新途径,有助于提升企业全球产业链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企业面临四大发展机遇

  记者:上海自贸区建设将会为企业带来哪些发展机遇?

  答:第一,为外资企业尤其是境外服务业企业“走进来”提供新渠道。扩大投资领域开放是自贸区重要改革内容,无论是六大服务领域的扩大开放,还是探索建立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均为外资企业尤其是境外服务业企业进入中国市场提供新渠道、新机遇。

  第二,为国内企业“走出去”、增强国际经营能力提供新窗口。自贸区打造了连通境内外市场的缓冲过渡区,在保留与境内其他大体相同的社会与法律环境,又在金融服务、投融资管理、贸易管理、商业规则等方面与国际市场充分接轨,有助于企业走出去更好地适应国际市场环境。

  第三,为区内客户全球贸易和跨国资金管理活动提供更便捷的新平台。自贸区一系列投资贸易便利化措施的出台和配套的金融开放创新,使之成为连通境内外市场、覆盖本外币业务的天然纽带,构建一个区内与境外资金自由流通金融市场,为企业跨境融资、跨境资金流动、全球投资布局以及大宗商品交易等贸易活动提供更丰富选择和渠道。

  第四,总部经济效应将逐步凸显,相关服务行业迎来更大空间。最后,伴随一系列改革试验措施的出台和落地,以自贸区为重心的上海地区各类商业活动蓬勃发展,商业创新将不断涌现,航运物流、服务贸易、电子商务、高新技术、财务咨询、法律服务等行业将加快集聚并迅速发展,将为相关行业带来更多业务发展机遇与空间。


(责任编辑: 蒋诗舟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