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高调与无锡尚德签署合作协议 顺风入主只欠债权人首肯

2013年10月25日 06:55    来源: 中国经济网    

  目前,顺风有很多的电站项目在手,需要尚德的产能给予支撑

  在10月24日召开的“无锡新能源大会”上,无锡尚德与顺风光电签订了一份“战略合作协议”。

  尽管有关这一协议的具体内容,无锡尚德及顺风光电双方均未予以公开。但由于顺风光电此前刚刚因“将要刊发一项建议收购”而暂停了股票买卖,并在公告中称,该项收购已构成港交所证券上市规则中的“非常重大收购”,故此,业界推测,此番“战略合作协议”或与顺风光电介入无锡尚德破产重整一事密切相关。

  无锡尚德相关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解释,“此次协议还只是意向性的,它需要最终获得尚德债权人大会的审议通过,方可实施”。但针对协议的具体内容,他则表示“尚不清楚其是否与破产重整直接关联”。

  而对于业界普遍将顺风、郑建明收购尚德视为“炒作”一说,一位接近顺风光电的相关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坦言,“目前,顺风有很多的电站项目在手,需要尚德的产能给予支撑”。

  踏实做光伏

  公开资料显示,早在去年11月26日,郑建明斥资2.01亿港元,以0.43港元/股的均价,增持了顺风光电4.63亿股。

  11个月后,伴随公司一系列惊人的并购、合作消息,顺风光电股价已飙涨至今年10月23日收盘时的5.33港元/股,其较去年12月31日的收盘价0.36港元/股,增长了1380.6%。依此计算,现在郑建明持有顺风光电股份的市值已接近25亿港元,浮盈逾20亿港元。

  或许正是郑建明的账面浮盈,以及他“在别人不敢出手时选择了出手”等原因,业界始终质疑其一系列抄底光伏的举措有炒作之嫌。

  对此,上述接近顺风光电的相关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我们相信郑总会好好搞光伏的,收购无锡尚德也是真心实意的”。

  他介绍,目前顺风光电的经营主要分两部分,其中一部分是电站项目,另一部分是固有的组件、电池片生产销售。“郑总只是偶尔来这边一下(组件生产销售、江苏常州),目前他主要负责率领团队,进行有关参与无锡尚德破产重整的工作”。

  “我们过去有组件、电池片生产基地,但由于效果不理想,果断关停了。目前产能只有600MW/年,的确不足以支撑大量在手的电站项目。”该人士向记者透露,“顺风的电站项目实际是从今年下半年相继跟赛维、海润合作后,才开始慢慢多起来的。目前,那个团队里(电站项目团队)的确有不少尚德旧部。其中就包括了顺风光电投资(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雷霆”。

  据了解,2008年,雷霆曾供职于无锡尚德,统帅尚德中国业务部和尚德能源工程公司。“雷霆现在主要负责电站项目,包括他在内的很多尚德旧部都是从尚德出来后,才来到的顺风。而这个部门中,除了他们,也有很多新招聘来的人员。”上述人士向记者补充道。

  相中尚德产能?

  虽然据上述人士透露,顺风光电“恋上”尚德,是因为其现有产能无法支撑大量在手的电站项目。但仍令记者颇感诧异的是,目前已知的顺风电站项目均来自于收购或合作,而无论在建、拟建,作为组件、电池片生产商,绝大多数合作方都会与顺风签订电站组件专供协议,以便消纳自有产能。

  例如,在此前顺风与海润的合作中,双方便在相关合作协议中特殊规定,项目设计方案要经过顺风投资的评审方可实施;而合作项目所使用的太阳能组件产品均为海润光伏及其子公司生产的A类产品。

  如今看来,也许吸收了大量尚德旧部的顺风光电对无锡尚德的残存价值充满信心,又也许“技高人胆大”的郑建明对这一切早已胸有成竹。但业界依然担忧,顺风光电的“忽悠”,会最终葬送了无锡尚德“重整”的最后机会。毕竟,尚德债权人不可能一而再再而三的容忍“破产重整方案”存在变数。

  但不论如何,在“决心”上仍存疑点的顺风光电,“半高调”地在无锡新能源大会上与无锡尚德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公开签署协议,却不披露内容),毕竟象征着无锡尚德破产重整又进一步,其不论对尚德、顺风,还是中国光伏而言,都是一件好事。(证券日报 于 南)


(责任编辑: 向婷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