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首次提出IPO申请,同年7月27日遭证监会否决,本土零食零售商上海来伊份股份有限公司经历了过山车式的三个月资本路。而令外界颇为意外的是,自申请遭否后短短14个月后,来伊份于近期再度向IPO发起了冲击。IPO方向也从去年的中小板调整至申请登陆主板。
重新出现在主板申报企业名单中的来伊份,保荐、律所的“护航”团队与去年首次折戟时进行了大换血。保荐机构从此前备受质疑的平安证券更换为中信建投证券,律师事务所也进行了调整,唯有会计师事务所维持不变。
据了解,经历了去年食品安全风波后,现阶段来伊份的销售已基本恢复至2011年的水平。“虽然来伊份受到误伤,好不容易才撑了过来,但对企业也有警示意义,坚持严格品质管控不会错。”来伊份内部人士向记者表示。
资本驱动力
来伊份总裁郁瑞芬曾对外表示:“选择在上交所主板上市,有助于提升公司品牌形象,且来伊份的主要销售区域也在华东区域。”而在如此短时间内重新在证监会IPO名单中排上队,外界均对公司的资本内情猜测连连。
据悉,食品安全风波事件之后,来伊份公司去年市场消费指数虽出现下滑,但销售收入仍保持增长。“自去年下半年,消费者信心已逐步恢复,销售得到回升,因而全年销售收入保持增长。”
一位食品行业分析师向记者表示,目前我国休闲食品行业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该细分行业人均消费量仍不及发达国家的5%。“行业集中度很低,知名品牌不多,具备一定规模的上市公司更少,在这方面来伊份还是比较有想象空间的。”
目前,来伊份的门店主要覆盖江浙沪皖及华北地区等10个省、直辖市,连锁门店数逾2500家。作为国内颇具规模效益的零售零售商,来伊份多年来意欲迅速拓展门店网点,对于资本市场的渴望一直没有消减。
在来伊份此前一次IPO中,募集资金共投向四个项目。其中,以营销网络扩建占据募资投向最重的份额,共拟投资达9亿元。
事实上,在首次申请IPO之前,来伊份还曾在上海搅动过一次较大的PE甄选。最终德同资本、常春藤(上海)股权投资中心(有限合伙)、深圳市融元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上海海德立业投资有限公司和南通临港城建投资有限公司等五家创投公司以20倍市盈率的代价入股来伊份。
折戟旧事
2012年4月,曾剑指中小板的来伊份在招股说明书预披露5天之后, 就因媒体报道了食品加工行业中部分企业存在的不规范情况,销量及品牌形象受到一定程度波及。尽管公司方面坚称自身质量安全体系并无问题,实属误伤,但此事最终还是使得来伊份与资本市场失之交臂。
来伊份证券部表示,去年因报道后,消费者的消费意愿受到重挫,公司当季经营业绩出现下滑,同时公司执行“消费者凭小票七天内无需理由退货”的服务标准,接受退货,且所有退货都全部销毁,因而在一定周期内对业绩造成了影响。
正是由于前番IPO项目过早夭折,来伊份在第二次募资的路上走得相当低调谨慎。
在外界最为关注的产品质控方面,早在第二次IPO之前,来伊份方面便紧急进行了寻漏补缺,以尽可能降低申请被否的可能性。一位长期为来伊份供货的供应商透露,来伊份在去年媒体批评性报道后加大了对供应商的管控力度,内部也增加了多道质量控制程序。
前述分析师表示,由于证监会的否决通知中明确指出来伊份去年二季度处于亏损状态,由此推断公司在去年下半年应该经历了比较有效的销售止损。“来伊份的品牌和渠道还是比较强的,去年消费类公司业绩普遍下滑,而这家公司在有重大危机伤害的情况下还能继续盈利已属不易。”(陈时俊 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