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近日召开了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成立暨第一次工作会议,央行副行长胡晓炼在会上强调,继续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将是今年金融领域改革的重点任务。她指出,按照统一部署,近期有序推进利率市场化工作的任务是:建立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开展贷款基础利率报价工作和推进同业存单发行与交易。
业内人士解读,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的建立,是为了对金融机构自主确定的货币市场、信贷市场等金融市场利率进行自律管理,维护市场正当竞争秩序,促进市场规范健康发展。同时,也是为了要求金融机构更加关注风险。央行将来还将对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成员采取一定的激励约束措施,促进金融机构提高自主定价能力,提升金融服务水平。
根据央行的说法,这种自律机制将以有代表性的大型银行报价为基础,对市场利率水平形成参考作用,有利于银行的利率管理工作。此举似乎显示出中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向前迈出了坚定的一步。
有不少人认为中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太过缓慢,还未放开便开始管理让市场化进程看上去畏手畏脚,缺乏刺激性措施来突出重围。
不可否认,利率市场化推进的速度如果不断地延迟下去,持续相对于市场化利率而言的负利率,会对中国整个经济体带来诸如恶化收入分配、影响存款稳定性等后果。瑞穗证券亚洲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就曾提出,现如今的改革需要通过“创造性破坏”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然而利率并不是在任何条件下都能解禁的,即便是要加快其进程,使用“创造性破坏”手段来突破,也必须要有健全的监管和风险防控措施,以及适当的经济环境为其放开作保障,千万不可操之过急。
在存款保险制度和银行退出机制还未推出、相关监管体系并不完善的当下,中国的利率市场化不可能一蹴而就。有专家认为,建立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这样“有管理”的利率市场化进程,延续了中国一贯的循序渐进的中庸之道,在目前看来是合理的选择。
推行利率市场化无疑是为了鼓励银行竞争,增加银行业的活力。借鉴其它已实行利率市场化国家的经验教训,多数国家在利率市场化的初期都会由于银行业的竞争压力骤升,导致利率报价的恶性竞争以及信用的无序扩张,进而导致整个社会资金配置的总体风险偏好上升,逼升了整个经济体的系统性风险。而此次提出建立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则正好能有效解决信贷市场贷款人信息不对称、报价迥异等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改革始终需要控制好节奏,做到监管张弛有度,才能扫清途中障碍,充分享受改革带来的成果。(农村金融时报 李林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