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六年未被放行IPO,内地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表现出极度的无奈,这一压抑行为将在年底前集中转向香港市场。日前,包括光大银行、广发银行、上海银行、徽商银行、哈尔滨银行及重庆银行等6家银行,掀起赴港上市潮,总集资额高达1300亿元。
一国有银行分析人士指出,银行达不到资本金的要求,势必影响其发展,因此上述银行迫切需要通过股市来融资。而A股IPO重启遥遥无期,银行只能转战香港融资解其燃眉之急。
6家银行集体赴港上市,是否意味着第四季度是最佳上市窗口?从香港股市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个答案应该是肯定的。
银行急需资本金
“目前内地银行业的经营业绩面临着境内外诸多压力和挑战。”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谭雅玲接受采访时指出,境内银行的经营业绩因宏观经济发展变化而转变,目前中国宏观经济一方面在减速,另一方面收缩下滑趋势较为突出,这给银行的经营带来很大压力。此外,境内银行业还面临着着国际市场投资趋势、结构、收益率等方面的压力和挑战。今年6月份出现的“钱荒”跟银行理财产品到期以及对金融市场的判断失误有关,这给银行的资本金和资产结构带来非常大的压力。
事实上,经过2009年的快速扩张,境内银行均面临不同程度的补充资本金的需求。今年1月中国版“巴塞尔3”银行监管标准开始实施后,这种需求有所暴露——今年中报显示,截至第二季度,A股有7家上市银行资本充足率下降,5家银行核心资本充足率下降。刚刚完成配股的招商银行,第二季度核心资本充足率下降了60个基点至8%。
中国农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向松祚表示,目前银行的利润增长幅度在下降,要求分配利润的压力在增加。因此,从明年开始,各银行补充资本金的压力会更加沉重。
光大银行相关人士向记者透露,“光大银行加速机构扩张,随之而来的资本金压力已不小,半年时间内连续开设了香港分行、贵阳分行和兰州分行等三家一级分行。”记者查阅资料后发现,光大银行2012年末资本充足率为11.15%,较年初提高0.16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的提高主要来源于内源式补充及次级债发行。但光大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低于同业,资本充足性存在较大压力。
境内新股发行迟迟未能开闸,一些在发行队列中排队已久、资本金补充压力渐大的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只能转道港股市场。“上市是某些银行的最佳选择,如果不上市,可能面临发展拐点,错过发展机遇。H股市场相对成熟,在A股IPO受限时,很多银行会选择H股。”业内人士说。
赴港上市好时机
现在或是赴港上市的好时机。资料显示,截至10月8日,8家两地上市的银行股中,有6家出现了H股较A股溢价的情况。
“过去城商行选择香港上市,最大的好处是上市融资路径简单、便利。但弊端是相比较内地上市,香港上市估值不会太高,融资额也有限。”一位香港投行人士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如今随着中资银行股相对A股的溢价,城商行赴港上市的估值可能会获得一些提升。”
不过,上述投行人士认为,对于银行股详细的估值还需要以具体银行的业务模式、盈利能力为参考。当年重庆农商行在香港上市时PB(市净率)能够高于1.8倍,就是当时的承销商特别强调了重庆农商行一些特殊的概念和在当地金融机构中尚佳的盈利状况。
未来赴港上市的城商行想要获得较高的估值可能并不容易。
“目前,城商行的处境非常尴尬。当下金融改革推进速度非常快,尤其是利率市场化。银行的暴利时代已经终结,存贷款竞争日益激烈。在这样的情况下,城商行不具有大型银行的优势,又缺乏小贷公司和农信社这类金融机构的灵活性,因此,它们希望通过上市融资来扩大自身发展路径。”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对记者表示,“中国银行业存在的问题是,所有银行的目标都是‘大而全’,盈利模式相同,同质化竞争非常激烈。因此,要想在资本市场上获得较高的估值,在行业竞争中突围,差异化才是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