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10月7日),国庆黄金周的最后一天,中央气象台当天6时许继续发布了霾黄色预警。纵观今年整个黄金周,北京、河北等华北地区大部分时间均处于雾霾笼罩之中。
今年作为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大气“国十条”)实施的第一年,能否在治理雾霾问题上初见成效,值得关注。
经济手段是控制环境污染的有效措施,业界呼吁多年的环境税的落实征收,依旧存在较大阻力。
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秘书长骆建华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称,征收环境税已研究多年,关键存在来自工业部门的阻力较大,这个阻力不克服,短期内还将很难征收。
骆建华认为,在谈到征收环境税的时候,包括化工、钢铁等行业就曾提出,一旦征收环境税,行业的利润将消失,阻碍产业的发展。这是环境税实施的主要阻力。
很明显,一旦开征环境税,将会直接带来企业生产成本的增加。但是,这种增加可大致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可以将因征收环境税带来的额外成本通过产品转移到消费者身上,比如电厂通过电价调节消化成本的增长;另一类是产品市场受随行就市定价方法影响,难以抬高产品价格,比如钢铁行业,一旦出现成本的增加,将由企业自身负担。
“现在的问题是不征收环境税,企业治理污染的动力没有,征收了环境税,企业觉得利润受影响,没有利润了。”骆建华说。
这也就是我国环保事业发展上遇到的较常见的问题,就是排污成本和治污成本之间的博弈,当排污成本低于治污成本时,企业违法排污现象严重,当排污成本高于治污成本时,企业将不得不选择治污,但是,这样将会增加企业成本。
然而,骆建华认为这种 “成本论”并不能够成为阻碍环境税前进的“绊脚石”。骆建华解释,实际上,不是成本增加的问题,征收了环境税之后,像钢铁、水泥、化工等行业,自然就开始积极治理污染物,一旦逼着他们大规模进行治理,规模效应就出来了,治理成本就下来了,利润也不受影响。
“短期内,一些行业利润会受影响,但是从长远来看,利润应该是可以确保的,其他国家也是这么做的,这些行业也有利润,不是那个问题。”骆建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