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皮海洲 :股市两大新政利好并不明显

2013年09月27日 09:08    来源: 滨海时报    

  在管理层最近传出或推出的新政中,有两项特别引人关注,即优先股与并购重组审核分道制。上周五证监会新闻发言人明确表示:优先股适用企业范围并无行业限制;此外,并购重组分道制审核将于10月8日起实施。为此,有舆论认为,证监会正在下一盘大棋,甚至将此称为“新股改”。

  应该说,优先股与并购重组审核分道制,确实是两项非常重要的制度。不过,从目前市场的消息面来看,至少优先股制度有“念错经”的嫌疑,或者说与投资者当初的预期不一致。优先股主要是被当成了新的再融资工具。无论是从之前舆论方面传出的“农行、浦发行两家银行将率先试点优先股”的消息来看,还是从证监会新闻发言人“优先股试点不会存在行业限制,符合条件的企业都可以申请发行优先股”的表态来看,优先股制度的推出,首先是用来为上市公司再融资服务的,而不是用来优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所以,把优先股首先运用于再融资过程,突出的还是股市为上市公司融资服务的功能。至于并购重组审核分道制,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提高并购重组审核的效率。通过给予“三好生”(好的公司、好的项目、好的中介)以豁免/快速审核的通道,给“三好生”们以鼓励,同时引导更多的“三好生”们在中国股市诞生。但分道制很难认为是中国股市的重大利好,或中国股市制度的重大变革。目前制度对“三好生”的认定较为简单,比如对“好的项目”的认定是,重组项目属于《国务院关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和工信部等12部委《关于加快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确立的“汽车、钢铁、水泥、船舶、电解铝、稀土、电子信息、医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九个推进兼并重组重点行业,交易类型属于同行业或上下游并购、不构成借壳上市的,就是“好项目”,就可以进入豁免/快速审核通道。至于重组项目能不能给企业带来盈利、这中间是否存在利益输送等问题,就不是“好项目”来界定的了。所以,即便是通过豁免/快速通道审核的“三好生”,也不代表就一定能够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如果分道制不能对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质量负责,将其视为利好就未免一厢情愿了。因此,本轮改革最终能否成为“新股改”,就看优先股走向何方了。


(责任编辑: 刘佳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