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缓解资金面紧张 央行放水880亿

2013年09月25日 08:46    来源: 南方日报     黄倩蔚

  十一国庆前的最后一周,节日、季末两个因素叠加,市场资金紧张趋势继续加剧。随着拆借利率节节上升,昨日央行一反常态,终于出手通过逆回购释放流动性。昨日,央行在公开市场上启动逆回购880亿元,以期缓解资金市场月末出现的紧张局面,创下了7月末以来逆回购的投放规模新高,本周公开市场已提前锁定净投放。上周二,央行逆回购操作量才只有80亿。

  7天拆借利率继续上行

  央行逆回购使得市场紧张的资金面有所缓解,昨日银行间市场1天和14天拆借利率都有所回落,一天拆借利率回落29个基点到3.61%,14天拆借利率回落49个基点到4.86%(14天拆借利率曾冲到超过5.2%)。不过,这次央行根据假日的特殊性,首次推出了6天逆回购,到期日为9月30日,因此跨季末时点的“过节资金”7天拆借需求依然旺盛,利率继续上涨22个点。

  中秋节刚回来的周一,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继续大幅上扬,隔夜拆借、七天和14天拆借分别较上涨24.2、24.1和34.3个基点到3.815%,4.232%和4.35%。这已经是自9月16日以来SHIBOR连续多天大幅上扬,其中跨季度末考核时点的14天拆借涨幅最大。为了防止市场出现过大的波动,缓解担忧情绪,央行昨日终于出手。然而,分析人士认为,由于6天期逆回购到本月30日很快到期,因此央行此举仅在维稳季末资金面稳定,并不代表整体松绑放水。

  进入9月底,各银行迎来了季末考核,银行放贷个贷纷纷收紧甚至暂停。不过,业内分析人士认为,季度末资金紧张很正常,目前看市场尚处于正常波动范围,拆借利率比8月末还是稍低。

  三大行首套房贷上浮5%

  除了银行间市场,市民对流行性紧张感受最深的莫过于银行房贷的进一步收紧。昨日,南方日报记者咨询了广州市内的几家国有大银行网点业务人员,目前农业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对首次置业的二手房贷都已经实行基准利率上浮5%,四大行二手房贷款中仍执行首套房基准利率的只有建行一家。“我们9月份刚执行的新政策,上个月还有5%的折扣优惠的,现在已经上调5%了。”农行市内一支行客户经理表示。

  虽然连首套房贷利率也上浮了,但相比基本放不出款或已经处于房贷暂停状态的部分股份制银行,国有银行依然是刚需购房者的资金稻草,多家大行还保留着合作楼盘一手房基准利率的政策,额度也相比股份制银行宽松。

  首次置业的陈小姐8月份看中了一个在荔湾区的新盘,在近期买到了心仪的房子。可是,银行贷款政策变化太快,一个月前有折扣的几家股份制银行现在不是暂停放款就是上浮利率。“问了一圈,与开发商合作指定的中国银行能给出基准利率,已经是最低了。”陈小姐无奈地表示。

  不过,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银行房贷收紧还受各家银行自身资产业务结构调整的影响,未来房贷业务收紧或是大趋势。

  ■分析

  季末资金紧张有特殊性

  对于近日市场中关于“钱紧进入第二季”的说法,招商证券首席分析师罗毅并不认同。他分析认为,从目前情况看,预计银行间市场利率不会冲得太高,会保持在6%以下,整体流动性不松不紧。他分析指出,现在商业银行大部分开始转向多做小微企业贷款,对非真实的资金需求较为警惕,整体问题不大。

  事实上,商业银行已经显著改善了流动性管理能力,对流动性冲击的抵抗力也有了大幅提升。因此,相较于以往,本次季末与节假日时点,市场对短期资金的需求缺口有所缩小,资金紧张程度会有所减轻。

  上海证券分析师也表示,一般在节假日临近时,储户现金需求增加,资金加速从银行体系流出,银行现金备付需求相应增加,会导致市场整体流动性趋于紧张。上周资金价格抬升正是银行节日备付增加导致的。虽然本周市场将迎来十一和季末时点,现金需求将进一步增加,但目前看来,央行援手将有利于缓解季末的资金绷紧程度。

  不过,长期来看,流动性压力并非完全解除。中国社科院金融重点实验室主任刘煜辉分析指出,判断流动性趋势,要看银行资产负债调整是否告一段落。


(责任编辑: 向婷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