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节日,实惠的牛奶礼盒往往成为人们走访亲友时的购买选择。但消费者最近发现,今年中秋期间,市场上的牛奶不仅没有像以往一样“大促销”,价格反而涨了不少。此举引来网友发帖质疑:众多牛奶品牌大范围涨价,会不会是继“洋奶粉”后的又一个垄断案例?
涨价潮来袭
今年春节,呼和浩特市民于敏给父亲带了两箱某品牌有机纯牛奶,价格是一箱63元。转眼到了中秋佳节,于敏准备再买两箱同品牌牛奶看望老人,却发现价格已涨至73元。他说:“虽然年年都在涨,但涨速这么快让人有点意外。”
这一波快速涨价的潮流,覆盖了几乎所有的城市和品牌。记者调查发现,我国大部分城市的牛奶产品价格从今年7月以来就开始陆续小幅上涨,伊利、完达山、蒙牛……大部分品牌都不例外。
一家知名乳企的负责人表示:“涨价确实是无奈之举,因为原奶(生鲜乳)价格涨了,企业再不涨一点就要亏损。”
为何“涨声”再起?
多位业内人士反映,由于夏季高温、奶牛淘汰率增高、乳牛存栏量不足等原因,导致国内生鲜乳供应量持续走低,造成生鲜牛乳刮起“涨价风”。
“奶牛是‘怕热不怕冷’,今年夏天又热又湿,是最不利于奶牛产奶的。”济南佳宝乳业有限公司副总裁聂克平告诉记者,今年入夏以来的连续高温,已经让奶牛产奶量减少了30%以上。
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向健军认为,牛肉价格上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养殖户淘汰奶牛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国内对乳制品刚需仍在不断增长。供需矛盾持续加剧,再加上不断上涨的饲草料和人工成本,共同造就了目前的高奶价。
如何缓解“奶荒”再袭?
“牛奶降价—杀牛倒奶—奶荒—牛奶涨价—奶农买牛—牛奶过剩降价—再杀牛倒奶”的循环近年来已经发生过多次,每一次都给奶农、乳企、消费者带来了伤害。专家认为,应通过提高奶牛规模化养殖程度,保护奶农积极性等方式,稳定和扩大生产。同时从规范生鲜牛乳、复原乳使用,加强奶源监测和监管等方面着手,保障市场供应稳定、安全,防止“奶荒”一再来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