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每年费用超6000万 部分基金公司放弃权益产品

2013年09月22日 08:16    来源: 时代周报    

  “至少未来三五年内,我们不会做权益类公募产品。”鑫元基金总经理李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时说,当然他指的是纯粹的权益类产品,而不是说不做权益类投资,比如有些增强收益债券可能就会有少部分权益类投资。

 

  9月12日,首批城商行系基金公司—鑫元基金正式在上海开业。鑫元由此成为首家公开宣称近几年不发权益类公募产品、只专注于专注如固定收益细分市场的基金公司。

  无独有偶,在北京同日举行的另一家基金公司开业仪式上。国泰开富基金公司表示,国开泰富将侧重于固定收益领域发展。国开泰富由国家开发银行旗下的国开证券和台湾国泰证券投资信托同出资2亿元成立,持股比例分别为66.7%和33.3%。实际上,权益类产品的管理费一般是固定收益类产品的数倍,2006年和2007年的牛市使得公募基金公司赚得盆满钵满,这使得公募基金公司往往不愿意放弃权益产品这块肥肉。

  “一方面固定收益类市场今后会有很大的空间,与此对应的是权益类产品不断萎缩,日益艰难。另一方面市场的低迷但权益类产品费用的高企也使得基金公司望而却步。”一位基金经理称今后公募只有少部分基金走大而全的路线发展途径,而新的基金公司更多的可能是走特色的细分市场。

  “未来三五年不发权益产品”

  南京银行副行长、鑫元基金董事长束行农表示,鑫元基金今后肯定要做员工的股权激励,公司已经打算拿出25%的股权来实施这一计划。“这个已经写到公司章程,一旦相关条件成熟,监管层关于股权激励的相关细则明确,我们就可以实施。”

  说罢,束行农望着坐着自己右侧的鑫元基金总经理李说:“我和李总说了,你要是愿意,现就就可以拿出500万元,持股公司股权,但李总说现在拿不出这么多钱。”

  据了解,鑫元基金于一年前开始筹办并于今年8月获批成立,注册资本金2亿元,由南京银行和南京高科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持股比例则分别为80%和20%。无论是在公募业务上还是专户业务上,鑫元基金均表示将专注于固定收益市场。“做固定收益,鑫元基金可以对接南京银行的客户资源和资金。”南京银行副行长、鑫元基金董事长束行农表示,南京银行在债券投资上比较具有特色,可以发挥股东优势。

  但无论如何,放弃利润最丰厚的权益类产品,是需要很大决心的。

  一家60后公募基金副总经理此前在和时代周报记者交流时谈到,其公司目前的特色在于专户,但并不是说要放弃公募业务。“公募产品不用发很多,但是产品线首先要完善,即保本基金、股票基金、债券基金等产品都要有。”

  上述副总经理分析说,目前的证券市场确实比较艰难,但是一旦市场好转牛市来临,真正赚钱的还是股票基金。“如果你等市场彻底好起来了,再去做股票基金可能已经来不及了。”

  一直以来,权益类产品此前一直是公募基金公司生存的利器。目前公募基金产品的管理费中,权益类产品是固定收益类产品的数倍。一般来说股票基金的管理费多在1.5%,债券基金的管理费为0.6%,货币基金的管理费则在0.33%。

  而2006年和2007年的牛市,权益类产品股票基金规模迅速膨胀,给也基金公司带来了丰厚的利润。根据中国证券基金投资协会公布的8月份数据,目前权益类基金仍占据了半壁江山,股票型基金10842亿、混合型基金5553亿、债券型基金3376亿、货币型基金4096亿元。

  “大家一般是不会主动放弃股票基金市场的,这块利润和空间都很大,但目前的艰难期确实让人难过。”上海一家基金公司总经理说,但放弃的权益产品的风险或许更大。根据中国证监会公募的8月数据,目前公募基金公司共有85家。 IFUND统计数据显示,共有72家基金公司发行了公募基金产品,除英大基金公司目前只发行1只纯债公募产品外,其余71家基金公司均发行了权益类公募产品。

  新公司费用支出清单

  对放弃权益类产品,束行农坦承,除了认为中国固定收益市场刚刚起步前景广阔、合理对接利用股东资源外,费用支出亦是考量因素之一。“权益类类投资团队的成本比较大,同时公司还要上相关的系统,也是一笔不小的投入。”

  李则告诉时代周报记者,目前基金公司每年的支出至少在6000万。“新公司刚开始持肯定要投入,人员配齐的话,6000万还不够花。”在上述费用中,其中人力成本支出则要占据一半以上,其中权益类投资团队在人力成本支出中至少占据了1/3之以上。“权益类投资除了基金经理外,还得配备相关的研究员,按照基本的配置20人的话,这些支出就会大大提升。”李说。

  时代周报记者采访多家基金公司人士,大致够列出新公司一年费用支出清单:租金800万左右,包括恒生软件系统和设备的IT后台要1000万到2000万,人力支出3000万-4000万,新基金公司营销费用、车辆、出差装修各种杂费至少1000万。

  “总费用即使很省也要7000万出头。其中人员是大头,行业平均大概在30万左右,新公司因为都是骨干所以会更高,至少每人60万,总人头要3000万-4000万。”某基金公司财务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分析。

  而在天平的另一端,由于市场低迷以及渠道的强势,新基金公司依靠管理费获取的收入则少得可怜。据数据显示,60后基金公司今年上半年的管理费收入大多在数十万元到数百万元之间,比如国金通用公布的数据仅有59万,而仅有1只基金的英大基金上半年获得的管理费仅166万,发行了3只产品的长安基金上半年管理费收入只有120万。

  管理费收入中,银行渠道往往还会收取过半比例作为客户维护费。也就是说,这些管理费收入最终落到基金公司腰包的比例大概在3成左右。

  相比较每年6000万支出,这些管理费收入几乎杯水车薪。换而言之,一家注册资本金2亿的新基金公司,三年之中或将全部花费殆尽。“权益类投资肯定是赚钱的,关键是规模能跟上。”李表示,如果一个股票型基金公司的盈亏平衡点在120亿左右,那么纯做固定收益类产品,其盈亏平衡点则要在250亿到300亿。

  公募基金走向细分市场

  一位基金观察人士指出,由于基金准入门槛的降低,公募基金牌照已经失去了之前溢价的空间,市场的竞争也将会愈加激烈,但同时也带来了好处,无论是券商 、信托、城商行、保险等基金公司,其均可以根据各自股东的资源,来帮助新成立的基金公司发展。

  “给新基金公司带来了帮助,由于股东各自资源的不同,这也使得基金公司各自的特色将会更加分明,基金行业的发展方向也会走向细分化市场。”上述人士指出。

  以固定收益产品为例,目前国内在私募基金领域,已经形成了专门做固定收益产品的私募基金。高级研究员何卫玲表示,去年以来一个明显的感觉是,投资债券的私募迅速崛起。“比如北京佑瑞持和乐瑞、深圳的民森等,其目前的规模均在整个私募行业排列比较靠前,并且业绩也不错。”

  相对而言,公募基金目前仍在走全产品路线,即新设立的基金公司首先会晚上公司旗下的产品线,为投资者提供股票、债券、货币等各种类型的公募基金产品,并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另一方面,在海外以固定收益为主的基金同样比比皆是,且占据了极大的市场份额。


(责任编辑: 向婷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