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姆勒入股北汽股份12%股权的合作协议日前已得到国家发改委的批准,最快一个月就可以正式公布。这意味着北汽上市进入最后冲刺阶段。但业内的担忧仍不绝于耳。过去十年间,北汽集团曾三度谋划上市,均以失败告终,这一次能够如愿吗?
上市之痒
公开资料显示,北汽集团的上市之路可以追溯到2003年,北汽相关负责人首次透露北汽将以北京汽车投资有限公司为上市载体进入资本市场。但由于负债沉重,上市计划一度停滞。随后北汽集团曾计划在2009年完成上市融资,但由于种种原因也未能成功。
直到2010年9月28日,北汽组建北汽股份作为北汽谋求乘用车资产整体上市的载体,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才正式宣布:北汽股份将在“两到三年内上市”。
在此之后,北汽的上市计划一直处于“即将上市”状态。2011年,由于复杂的资产关系,北汽不得不放弃整体上市的计划,改为“一分四”拆分上市。按照计划,北汽集团将旗下资产分为4家股份公司,包括整车资产北汽股份、商用车资产北汽福田、零部件资产海纳川股份和汽车销售资产鹏龙股份,其中北汽福田已上市,其他三家公司将分别独立上市,上市时间不受限制。
至于在哪块主板上市,北汽也一直徘徊不定。从2007年将“A+H”作为了其整体上市的方案,到2008年3月确定先在内地A股上市,再到如今,北汽又回到了最初的决定上,先H股后A股。
2013年,北汽股份进入到了上市关键期。有庞大扩张计划、且即将连续推出多款自主品牌新车的北汽集团,上市融资的需求同样很迫切。未来两年内,北汽需要从资本市场募集到至少100亿元资金,用于收购、新产品研发、渠道建设及品牌营销等多方面的发展。因此相比于10年之前,今天的北汽更加需要登陆资本市场。
多管齐下
8月上旬,戴姆勒入股北汽股份的方案已获相关部门的批准。根据协议,戴姆勒奔驰收购北汽旗下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12%股份;北汽集团和戴姆勒奔驰分别增持北京奔驰和北京奔驰销售公司股权至51%。北京奔驰汽车将化身成为北汽股份的主营业务,这无疑将增强北汽股份IPO的影响力和融资能力。
此外,8月7日,北汽在镇江建立生产基地,总投资150亿元,总产能规划超过30万辆。进驻镇江后,北汽将填补其在长三角经济圈的空白,北汽自主品牌的五大基地2015年产能布局将达到140万辆,北汽正尽可能地向投资者“描绘一个完美的而具有成长性的商业蓝图”。
与此同时,北汽重新梳理旗下资产,北汽股份已将其所持有的北汽有限51%的股权转让给了北汽集团。为了管理和整合北汽股份之外的所有自主品牌整车业务,北汽集团日前也成立了整车事业部,还将成立专门的越野车分公司,复兴北汽的越野车传统。
悬念犹存
据悉,北汽集团已委任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安排其汽车业务的上市,集资最少10亿美元,最快今年完成上市计划。但仍有不少人士对此表示质疑:对于北汽整体上市来说,现在无论是外部环境还是内部因素都存在很多不确定性。
从外部看,今年以来国内A股市场一直处于波动状态,不论是上市数量还是融资规模,中国企业在全球数量中占比均由以往半数左右大幅下滑至仅一成。以资本市场的现状来看,目前确实不是上市融资的好时机。
从内部看,北汽股份由6家股东组成,内部的股权关系错综复杂。现在又加入戴姆勒奔驰入12%股权,使原本的股权关系更为复杂。更何况,想要在明年实现登陆资本市场,北汽还要取得其另一合作伙伴——韩国现代汽车的首肯。对于这家韩国汽车企业来说,北汽的上市并不会给其带来更多收益,只能按照“投资收益”纳入上市平台。北京现代的外方股东韩国现代起亚汽车,此前曾经强烈反对北汽集团的整体上市,强势拒绝将中方的股权纳入到北汽股份当中,原因在于担心纳入上市公司后的信息披露将会影响到母公司现代起亚汽车的“商业机密”,影响其在华的顺利运营。
另外,北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进行快速的收购和兼并行为,会不会出现消化不良? 拿什么产品来填补产能,又用什么利器来提升销量?是摆在北汽面前极为严肃而现实的课题。严格地说,北汽上市仍然有悬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