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金融专项方案正式对外发布。义乌金融专项改革正式启动。
与此前国务院批准的温州等地金融改革方案不同的是,作为“世界超市”,义乌“金改”主要突出跨境人民币结算、外汇管理等贸易金融创新。
浙江省金融办副主任盛益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次义乌的综合金融配套改革,主要侧重在贸易金融的创新,核心也正在此。意义主要是为贸易的便利化、投融资的便利化提供一个支撑,提供一个更加便利的金融服务的创新。”
任务有7项,有个7年规划
根据之前国务院的批复,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所涉及的土地、金融等重要事项,须另行报批。为此,义乌于2011年5月开始编制《金融专项方案》。去年12月26日,该方案经浙江省政府上报国务院。直至今年8月23日,方案终于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人民银行等9个国家部委联合发布。
义乌金融改革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加快金融改革创新,积极推动人民币跨境业务、外汇管理和民间资本管理创新,探索贸易金融新模式。努力形成多元化金融组织体系、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和便利化贸易金融服务体系,创建规范有序的金融发展环境。
盛益军在介绍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金融专项方案总体情况时谈到,义乌市要力争到2020年,基本形成与义乌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金融体制机制,在推动国际贸易发展、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中发挥重要作用。
义乌金融专项方案有7个方面主要任务,分别是:完善金融组织体系建设;加快贸易金融产品创新;完善外汇管理机制;推动人民币跨境业务创新;发展壮大本外币兑换业务;促进民间资本服务实体经济;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同时,对于上海自贸区日前获批的消息,盛益军表示,上海自贸区对于义乌市也具有积极的意义,自贸区不仅对上海、长三角有协同效应,同时也是历史的机遇。“义乌的金改具有针对性、配套性,今后应与上海错位发展,形成义乌自己的相关专业性。同时,我们也一定会做好主动对接工作。”
贸易金融创新是突破点
去年5月,义乌金融改革专项方案(征求意见稿)向当地有关部门及企业征求意见,义乌“金改”由此传开。由于义乌金改是“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的配套措施,以中小企业为特色的浙江,尤其是义乌的14.8万商户,对这项改革充满着期待。
在今年7月31日“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新闻发布会上,金华市副市长、义乌市市长何美华就表示,国务院领导已经签批了义乌金融改革专项方案。
谈及此次“金改”的突破点,何美华说,上海自贸区也有“金改”,但是义乌此次的突破点则在于贸易金融创新。“推动人民币跨境业务、壮大本外币兑换业务、促进民间资本这三项,就是对推动贸易金融创新的支持。”
此前,业内曾预测,人民币国际化是大势所趋,而义乌作为国际贸易发达地区有望先试先行。
何美华此次也解释,义乌将鼓励金融机构根据国际贸易发展需求,加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服务力度;创新跨境人民币贸易融资产品,促进进出口贸易稳步增长;深化个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进出口贸易,推动本地金融机构加强与境外金融机构、境内金融机构的境外分支机构建立长效合作机制。
“现在,义乌要寻找一块奶酪,可能金融就是一块新奶酪。”何美华向记者这样比喻。
据了解,下一步,义乌市将重点围绕金融改革专项方案,研究制定金融改革三年实施方案,按计划分步骤分阶段,稳妥推进金融改革工作。
金融组织体系将继续完善
义乌市已初步构建了全国性、区域性、地方性金融协同发展的多元化金融组织体系,现已有银行业金融机构23家(地方法人机构3家)、证券机构9家、保险机构38家、期货公司5家、准金融机构有融资性担保公司7家、小额贷款公司7家、典当行10家、金融仓储公司1家、本外币兑换公司1家、股权投资基金公司2家,以及投资管理类企业200多家。
截至今年8月底,义乌全市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为2196.24亿元、1688.88亿元,比年初分别增加210.02亿元、169.01亿元。
义乌“金改”启动后,国家政策性银行、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将加大对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的服务力度,积极引入外资银行,支持现有银行在风险可控原则下积极拓展贸易融资业务;发展壮大地方金融机构,支持符合条件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申请上市,鼓励发展村镇银行、财务公司、法人证券机构、金融仓储公司、资产管理机构等组织;充分发挥典当企业对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服务作用,支持金融机构扩大业务经营管理和产品研发权限;加强地方金融管理服务机构建设,研究完善金融监管机构设置,加强金融监管。
对于民营银行这个热门话题,浙江银监局城商处处长崔安明对记者表示,“我们积极响应国家的政策,始终持鼓励、支持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