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达沃斯:人力成本逐年涨 解压制胜需技术创新

2013年09月17日 10:18   来源:新华网   罗捷

  在大连刚刚落幕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很多企业主热议人力成本攀升,企业利润空间狭小的话题。专家表示,化解人力成本压力,技术创新非常重要。

  人力成本上升 企业微利

  沈阳一家装饰装修公司的老板杨晓忱说:“人力成本对公司运营影响很大。3年前,普通固定员工每个人一个月1500元左右,销售额提成3%。现在,大概能到1800元,提成再上升到5%。工人这块,普通力工以前一天80元,现在需要200元到260元不等。用工高峰期,如果不到这个价,就很难请到工人,会有拿到单但没人干活停工的情况。”

  “人力、房租、食材价都在涨,餐饮利润越来越薄。”做餐饮业有好几年的李先生说。

  南京一家出口纺织用品为主的企业老板李艳说,工人工资每年都涨。3年前工厂有七八百人,现在则把单分包下去,养不起那么多固定工人了。据记者了解,一般来说,纺织服装出口企业的毛利率在3个点到5个点,而以劳动力为主的生产成本增加,企业只能在狭小的利润空间中生存。

  据了解,目前全国月最低工资标准最高的是上海的1620元,小时最低工资标准最高的是北京和新疆的15.2元。

  化解压力技术是关键

  据沈阳海关统计,今年1月-5月份辽宁服装出口有所增长,订单向东南亚国家转移。由于我国各项生产要素的上涨,部分国际采购商将“大批量、快交付”的服装订单转移至越南、印尼等国,导致我国服装外贸企业订单锐减。

  根据南开大学副校长、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佟家栋的研究,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中,廉价劳动力的“红利”在企业进入产品出口的特定阶段时是明显的,随后将逐步丧失。“改变这种状况的主要渠道是,增强劳动力的技术含量;另一方面,增长资本要素的技术含量,突破单纯靠劳动力熟练程度获取竞争力的约束。”

  马凯集团公司董事长李震认为,走出困境需要通过技术升级优化产业结构。一条路是自主研发,一条是购买,在境外收购合适的企业,因为技术是附着在企业上的。他补充说,购买技术的障碍在于,中国企业家对跨国并购的整套做法缺乏经验,整套协助交易的体系不成熟,有经验的投行、律所、会计师事务所比较少。“敏感的、高增值的东西,外国不愿意卖给中国,除了资金,为其增加就业也是一个条件。”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林桂军认为,制造业劳动成本上升,我们需要技术创新。比如纺织业,研究做出很薄很漂亮的防雨服,比如消费者可能对类似航天员衣服的材质感兴趣等等。餐饮企业可以尝试将先进信息技术应用于管理,节省人力管理成本,进行新品研发和营销等。

  政府扶持需完善考虑

  由技术升级产品,在初期不可能一下子就能够达到成本最低,从而使利润最大化。佟家栋认为,政府的作用非常重要。比如,新材料的使用,新产品市场份额的增加和扩展,甚至技术的研发和推广,都需要政府给予政策支持。

  来自政府的扶持是很有益的,扶持时间和范围应做更多考虑,防止部分企业通过政府补贴套利。李震说:“风能产业现在开始出现一些问题,原因在于其本身运作基本不盈利,政府扶持一段时间可以,久了可能畸形发展。”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让市场更多竞争同样是合适的选择,包括建立完善的市场机制和规则,鼓励市场竞争等。“中国人不怕竞争,以前咱们没有吉利、奇瑞,合资汽车到处跑的时候,反而刺激自主品牌车的研发与生产。如果只是保护,会护出一些并不强大的公司。”李震说。


(责任编辑:史博超)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