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较长一段时间,银行业仍将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进一步深化银行业改革,必须推动加快银行转型发展步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实现经济金融发展质量效益同步提升
过去10年,银行改革的重点是股份制改造,目前80%—90%的银行已经完成这一任务。未来较长一段时间,银行业仍将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进一步深化银行业改革,必须推动加快银行转型发展步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实现经济金融发展质量效益同步提升。
首先要抓住公司治理这个关键,实现对股东的行为制衡、对董事的权责制衡、对高管的激励制衡和内部监督制衡。吸取国际金融危机的教训,着力解决薪酬与风险不对称、高管层的个人利益与银行中长期发展目标不统一的问题。
其次要加强品牌建设。当前银行业金融机构竞争同质化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这不利于打造经典品牌,还可能引发风险共振。银行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通过错位竞争、差异化发展降低金融风险、减少资源浪费,增强银行业整体发展的可持续性。
最后要实施风险隔离,稳妥开展综合化经营。近年来,不少银行对经营投行、基金、保险等非银行金融业务热情很高。综合化经营是把“双刃剑”,可能带来服务能力、整体效益和竞争力提高的好处,也可能带来风险传染性、复杂性、破坏性加大等问题。所以在审慎稳妥推进综合化经营过程中,要做到风险隔离与服务综合的有机统一,实现机构、业务、退出隔离与综合化发展的协调统一。
要遵循“栅栏”原则,审慎推进金融产品创新。国际金融危机的教训表明,不同性质的业务过度交叉,会加剧风险隐匿、转移和传染。对此,美国、英国及欧盟相继出台了“结构性改革方案”,为需要保护的业务设置“栅栏”。当前,我国银行业务虽然没有欧美复杂,但也需要实行“栅栏”防护,让业务间界限清晰,又要鼓励在“栅栏”内积极创新。
要强化集团并表,提升全面风险管理水平。随着一些银行不断推进子公司式综合经营,加快表外业务发展创新,集团内部跨市场、跨行业、跨地区交易与合作不断增加,有些关联交易可能带来风险的隐匿和传染,甚至出现“蚂蚁拖死大象”的现象。这种情况下,要加强风险并表管理,从单点、单线管理向立体综合管理转变,从各自为政向充分协调转变,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防范转变,提高全面风险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