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对公理财快速增长 银行应关注可持续性

2013年09月16日 15:52   来源:金融时报   

  受多重因素推动,公司理财业务近期受到市场热捧。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多家公布理财业务相关数据的银行均录得了该业务快速增长的数据。其中,工商银行对公理财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8.68亿元,同比增长43.4%,甚至快于个人理财业务的增速。招商银行的公司理财产品销售收入达6.3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76.96%。在其他上市公司方面,据普益财富统计,2011年87家上市公司发布关于利用自有闲置资金购买理财产品的公告,总投资额304.7亿元;2012年180家上市公司发布购买理财产品的公告,总投资额约428亿元。

  2012年12月21日,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2号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管要求》,允许上市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购买安全性高、流动性好的投资产品(如固定收益的国债、银行理财产品等),目的在于适当放宽资金用途,为上市公司留出空间,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在监管层拓宽上市公司闲置资金用途之后,银行对公理财业务迎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截至今年6月21日,共有156家上市公司发布545起关于利用闲置资金直接购买银行理财的公告,总投资金额已超去年全年,高达531.06亿元。

  普益财富数据显示,2013年1月~8月,银行对公理财产品共发行5013款,发行量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产品平均收益率达4.43%,较2012年同期下滑0.19个百分点;产品平均期限同比减少18天。对公理财产品市场份额最大的是股份制商业银行(今年1月~8月市场份额占比56.39%);国有银行占据了23.74%的市场份额(较2012年同期扩大11.79个百分点);城商行占据了17.49%的市场份额(较2012年同期扩大4.90个百分点),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从产品投向看,今年1月~8月,50.03%的产品资金投向债券和货币市场工具,这符合“公司闲置资金要求安全性第一”的特征;产品期限集中在1至3个月之间(占比72.23%),也与公司理财“对流动性要求高,理财资金需要服从公司主业用款需要”的特征相匹配。

  普益研究员曾韵佼认为:“银行对公理财业务的急速增长,是产品需求方(公司)和产品供给方(银行)合力助推的结果。”

  对公司而言,首先是上市公司的IPO超募资金以及利润沉淀资金,使越来越多的公司有财可理。由于我国上市公司大多是高市盈率、高溢价发行,在A股市场上募集到的资金远超其本身募资项目所需。证监会数据显示,2009年~2011年,A股新上市公司超募资金达3500多亿元,闲置的募集资金年均达3580亿元,到2011年年底尚未使用的闲置募集资金多达4824亿元,形成了巨额资金沉淀。同时,由于宏观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许多公司不愿意将全部红利用于扩大再生产,而是手持货币资金等待更好的投资环境与投资机会,这又形成了较大的净利润沉淀。其次,购买理财产品可以显著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始终会存在部分中、短期闲置资金,这些资金不能长期定存,过去只能作为活期存款存入银行,收益率非常低。近年来,银行理财产品不断丰富,越来越多公司选择将原来的活期存款转为购买短期银行理财产品,以提高闲置资金收益;从风险角度看,虽然银行理财产品的绝对收益率不高,但相比证券市场、大宗商品市场等来说,风险很小。因此公司在银行理财领域的投资,是兼顾风险与回报的较理想选择。

  对银行而言,首先,发挥其投资能力和渠道优势,提供丰富的对公理财产品,不仅能满足公司客户的理财需求,营销新客户、增进客户黏性,同时也能带来可观的中间业务收入。据中报数据,2013年上半年,各大银行对公理财业务快速增长:工商银行对公理财业务收入68.68亿元(同比增长43.4%);招商银行公司理财产品销售收入6.3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76.96%);北京银行对公理财手续费收入1.73亿元(同比剧增376%),该增幅大大高于个人理财手续费收入。对公理财业务规模的增长已经成为带动银行理财业务收入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其次,由于对公理财产品大多是对1、2个公司客户发售,其针对性强,要求银行在产品设计上不断创新,以满足特定客户的特定需求,这对银行投资管理、产品运营能力的提高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在利率市场化的大背景下,银行开发对公理财产品满足公司客户需求,为其提供包括传统存贷款、新兴理财、投融资规划等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也是增强银行整体竞争力,适应市场化改革的必经之路。

  “对公理财其实一直是我行非常重视的业务,近年来,针对客户需求的提升,我们也在进行定制化等理财手段的创新。”某股份制银行公司理财部人士表示。

  然而,对于对公理财的热销,市场人士也普遍认为,这也反映出了我国经济结构转型期,服务实体经济对于很多企业来说,依然没有对于“虚拟经济”的热情高。当然,银行并不能改变现状。但是,对于银行来说,对公理财“热度”的可持续性值得关注。

  “一是要继续提高公司理财业务的创新能力,二是要注意公司理财产品的安全性。”上述股份制银行人士对此表示。另外,监管层需要采取手段引导上市企业注意投资银行对公理财资金的使用度。


(责任编辑:史博超)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