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高管卷款”案,不仅折射出社会“财富心态”的失调,也反映出行业监管的失察
泛鑫美女高管陈怡捐款出逃案发已近一个月,案件仍在进一步审理中,公众的关注度不减。如何让消费者在鱼龙混杂的市场中不迷失方向?泛鑫案暴露出的管理细节问题应引起行业重视;其折射出的“财富心态”与“监管心理”也值得我们反思。
俗话说,“没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在充分竞争的市场中,除非重大制度创新和科技进步,否则企业很难获得超额利润。我国金融市场利率并未完全放开,产品创新并非易事,更何况中介机构本身不能研发销售产品,本质上只是“卖服务”。而泛鑫却异军突起,短短一年赢得沪上中介第一把交椅,秘诀何在?面对陈怡奇迹般的发家史,社会报以更多的掌声,而缺乏应有的质疑。
多年来,无论什么营生,只要搭上高端平台、重要人脉,“一夜暴富”已成寻常。社会越来越懒得追问其黑白来路,只对暴富故事津津乐道乃至羡慕不已。再加上陈怡的公司有“美女”、“黑丝”的靓丽底色,以及其受邀参加行业高层会议的神秘光环,大多数人更愿意把陈怡的成功解读为传奇,并且坚信她有能耐走得很远。而泛鑫同样利用了人们对“暴富”的笃信,以伪造的高收益产品骗取客户钱财。可以说,“美女高管卷款”案,不仅暴露了监管者和保险企业管理者的失察,更反映出全社会“财富心态”的失调,人们该为此自省。
这些年,中介问题始终严重困扰保险业的发展,侵害保险消费者利益。为此监管部门出台了很多措施,但对一些问题总有隔靴搔痒之嫌。比如保监部门对保险公司的中介业务检查后,公示保险公司而非中介公司的“黑名单”,令消费者对“泛鑫”之类缺乏警惕性,更难以识别其真面目;对保险中介的整改,很大程度上由其利益方保险公司督办,这暗含的管理逻辑便是“市场问题市场消化”;而管理层整顿中介失信问题的“杀手锏”——保证金制度,却迟迟未有出台。
为什么打蛇没有找准七寸?眼下,保险业乃至整个金融行业的监管思路是“事前防范,事后监管”,可“事前”到底该管多少?有些模糊。这些年,不仅中介监管“亮剑”迟缓,保险新产品上市资质从审批制、备案制到部分审批制,车险从放开费率到统一行业条款,重疾险从条款通俗化到规定核心病种……许多监管措施的调整、反复,既是市场形势使然,也多多少少体现出监管者在划定管理边界时的犹疑心态:监管部门一方面想管好市场,一方面又担心管多了、越位了,阻碍市场发展了。
然而,从消费者角度看,金融产品的专业性、复杂性以及供需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程度,远远超过其他商品。监管者如果不把严“事前”这道门,消费者靠自身难以决断、难免受损。市场仅靠自身发展优胜劣汰,升级完善的过程会拖得很长,导致更多的消费者受骗上当、“花钱买教训”。
此外,中国市场经济起步较晚,人情传统根深蒂固,市场参与者的法制观念、规则意识不及欧美发达国家,具体到金融产品的营销、售后服务等环节,往往“认人不认事”,强行套用国外“事前宽松事后严格”的监管方式,也不一定合适。
事实上,在特殊的市场环境、特定的发展时段,只要为消费者利益着想,监管者多管、严管,并无不妥。远的不说,下一步保险费率市场化,保费、条款的组合千般变化,消费者又不是专家,哪能识别优劣?恐怕还得监管者放下犹疑,“事前”用功,“过一遍筛子”,切实担当起替消费者把关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