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豆粕价格受到基本面因素的制约。宏观环境作为“背景因素”为大宗商品价格带来大方向上的指引,而资金面作为基本面与宏观面的“追捧角色”,成为影响价格的另一推手。
自8月以来,美国大豆主产区的持续高温少雨引发了市场对天气题材的炒作。从主产区的表层土壤水分来看,8月份,北达科他州、南达科他州、明尼苏达州、衣阿华州、印第安纳州、俄亥俄州等大豆主产区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干旱。随着近期主产区高温天气的消退,市场担忧情绪略有好转。但是,从最新的干旱强度监测数据来看,虽然北达科他州、南达科他州的西部及主产区的南部有缓解迹象,但明尼苏达州、衣阿华州、印第安纳州、内布拉斯加州等地区仍处于异常干燥状态。且9月1日~7日的累计降雨量显示,整个中西部大豆主产区几乎未现明显降雨。因此,美国部分产区的“缺水”状态仍需牵动着整个市场的神经,加之当前正值大豆灌浆的最后关键时期,天气因素将继续成为影响豆粕走势的关键因素。后期天气状况的演变将继续牵动整个市场的神经。
未来一到两周,美豆主产区西部的内布拉斯加州及堪萨斯州的部分地区、北部明尼苏达及威斯康星州的部分地区将出现明显降雨,但降雨覆盖区域相对有限。
此外,“早霜”天气将成为影响大豆产量的巨大威胁。众所周知,受春播期间多雨低温天气影响,2013年大豆春播工作经历了近17年以来的最慢开局,部分主产州的大豆播种工作较正常年份推迟15天左右,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中国的东北地区。播种的延迟已经造成大豆生长进度较正常年份偏慢,截至2013年9月3日,美豆结荚率为92%,而5年平均结荚率为96%。这样,美豆的收割期将后延,而9月底至10月初出现早霜天气的风险较大,一旦遭受早霜天气袭击,将导致大豆灌浆不充分,进而对产量造成威胁。此项对价格的潜在利多因素需引起高度重视。
单产有望再调低
受干燥天气的不利影响,美豆优良率水平明显下降,美国农业部在8月份供需平衡报告中调降了美豆单产与种植、收获面积。其中,单产由7月份的44.5蒲式耳下调至42.6蒲式耳,降幅4.2%,种植面积由7770万公顷下调至7720万公顷,整体造成产量下降1.65亿蒲式耳,降幅4.8%。虽然调降后仍处于增产的大势中,但是,该影响对市场心理方面的冲击要远大于产量本身。
预计,在9月份美国农业部的供需平衡报告中,产量进一步下调的可能性较大。首先,自8月供需平衡报告公布之后,天气状况较之前呈现继续恶化的态势;其次,从美国农业部公布的优良率水平来看,截至9月3日,美豆优良率水平再下调,达到54%,较月初下降了10个百分点,该数据是对产量的直接写照;第三,从我们对优良率水平与单产关系的监测规律发现,54%的优良率水平对应的单产均值为41.45,而8月单产数据为42.6蒲式耳,因此,美豆单产存在进一步下调的空间。
港口库存有冲高止升迹象
最新海关数据显示,今年8月中国大豆进口量达到637万吨,明显高于市场预期,保持了自5月份以来连续4个月的天量到港,拉升一度低迷的港口库存水平至630万吨的相对高位,但仍低于去年近700万吨的高点。按照历年大豆进口规律,预计9月份大豆进口量将出现骤减,预估值为480万~500万吨。按此推算,2012/13年度中国大豆进口量有望达到6000万吨,再度创下历史新高。
由于9月份大豆到港数量有限,且当前全国各地油厂开机率处于相对较高水平,预计9月港口库存将呈现冲高止升之势,同时,部分油厂将短暂停机或推迟开机计划。
但是,从当前压榨来看,油厂压榨利润尚可,这将激励部分油厂继续增加对早期美豆的采购计划,不排除再次出现现货紧俏的局面。
下游企业进入备货高峰
近期,据农业部监测数据显示,从仔猪到猪肉消费环节,整个生猪市场“全线飙红”,猪肉价格自5月下旬开始连续回升,猪粮比价自7月下旬站上6:1的盈亏平衡点之后继续攀升,截至8月28日达到6.57:1,养殖业的景气度在稳步回升。
下游养殖业景气度的回升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对饲料的需求。历年饲料消费统计显示,
历年传统节日之前,养殖户都将为满足节日消费提前补栏。生猪存栏数据显示,自6月份开始,生猪存栏数量环比快速上升。在春节消费的潜在需求下,预计生猪存栏量将继续呈现攀升态势,豆粕的饲用需求已经进入传统旺季。
收储“政改”落空企业抛售热情高涨
此前,由国家发改委上报的粮油收储政策改革方案受到市场的广泛关注,该方案明确指出,要积极探索建立重要农产品价格稳定机制,对玉米试点实施稳定价格带措施;对大豆、油菜籽等重要农产品试点实施“差价补贴”政策。此外,该方案还建议专项直接补贴,大致的补贴方式或者采用差价补贴的措施,或者在最低收购价基础上,另外加价给农民补贴。该政策一度对市场造成强烈利空影响。
但是,由国家发改委上报的该项“政改”未通过国务院的最终审核。这也意味着今年大豆市场将延续连续5年的收储托市政策,“年年有托市,年年粮涨价”的政策惯性将继续深入农户销售心理,为豆类价格带来支撑。
此外,中央储备系统已经于8月8日通过公开竞拍的方式投放储备豆,受到抛售临储豆质量限制,此次参与抛售竞拍的多为压榨企业。与往年相比,今年企业参与竞拍的热涨较高。从8月29日和9月5日的拍卖结果来看,成交率一度达到100%。国储大豆拍卖成交持续良好的原因主要是进入9月,黑龙江本地油厂压榨利润有所恢复,开机率逐渐提高。而现阶段,黑龙江产区流通渠道的大豆货源所剩无几,部分仍握有少量豆源的农户和贸易商仍在退市观望惜售中,一些农户和贸易商已开始预售今年秋季新粮。随着国储大豆的陆续到厂,加上近阶段油粕价格走高推高压榨利润水平,黑龙江一些前期持续停机的油厂得以恢复开机生产,预计进入9月中旬之后,黑龙江产区油厂的开机率将继续上升。
经济释放转暖信号
8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为51,连续第11个月处于扩张状态,创16个月以来最高水平。8月份制造业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8.0%、产成品库存指数为47.6%,尽管这两项分类指数均位于50%的荣枯分水岭之下,但是较7月分别上升了0.4和0.3个百分点,表明企业的去库存节奏放缓。8月份制造业从业人员指数为49.3%,较7月上升0.2个百分点,表明企业希望雇佣更多员工。同时8月汇丰PMI为50.1,重返荣枯线以上,创下近4个月以来的新高。在之前的3个月,中国官方PMI同汇丰PMI分别处于枯荣线上下,而8月份两PMI数据的趋同,显示我国制造业经济发展动力有所增强,企稳回升的态势更趋明显。
9月8日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中国进出口总值2.17万亿元,同比增长7.1%。其中出口1.17万亿元,增长7.2%;进口1万亿元,增长7%;贸易顺285.2亿美元,扩大8.4%,显示出国外需求正在增强。
8月美国制造业增长的步伐为逾两年来最快,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8月制造业指数为55.7,高于7月的55.4。超出市场预估的54.0,为2011年6月来的高点。显示制造业处于扩张状态。
2013年8月,欧元区制造业PMI指数终值为51.4,创下26个月以来新高。在所有成员国中,只有法国和希腊没有超过50的荣枯线。生产、新订单和新出口业务订单均实现2011年5月以来最快增幅,产出展望也在提升,新订单存货比达到28个月以来新高。所有成员国出口业务均在增长,意大利和荷兰创28个月新高,西班牙32个月新高,奥地利29个月新高。德国出口在连续5个月走低后开始增加,爱尔兰增速达到7个月最高值。欧元区PMI指数已连续6个月处于上升状态,综合PMI和制造业PMI一连续2个月位于荣枯线50上方。显示欧元区经济正在逐步复苏。
通过历史统计,非商业持仓指数与豆粕价格存在较强的正相关性,非商业持仓指数的上升往往伴随价格的上升。从最新CFTC持仓数据来看,当前基金多头持仓处于上升趋势,表明基金做多的热情在增强。截至2013年9月3日,豆粕非商业持仓指数为64.2%。因此,从资金面来看,豆粕受基金多头的追捧,存在上涨基础。
当前,豆粕价格受到基本面因素的制约。宏观环境作为“背景因素”为大宗商品价格带来大方向上的指引,而资金面作为基本面与宏观面的“追捧角色”成为影响价格的另一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