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外资行零售业务分化显现 德银关闭在华零售支行

2013年09月13日 07:23   来源:经济参考报   

  日前,德意志银行关闭了其在中国市场的最后一家零售业务支行———北京华贸支行的消息再次引发关注。据悉,德银中国的一些分行仍然负责少量的存量零售业务,但不再开展新增业务。

  相较德银,汇丰、渣打等外资银行则在通过网点扩张以增强自身零售业务的盈利能力。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网点、监管限制等仍是外资银行在中国开展零售业务面临的重要瓶颈,不过,伴随市场的进一步开放,这一情况会有所改观。

  德银关闭在华零售支行

  事实上,早在2012年3月,德银中国就下发了《私人和工商企业银行部服务范围变更的通知》。去年4月,德银中国私人和工商企业银行部停止开立新的账户和出售任何产品,以及包括网银在内的各项服务。截至目前,德银中国的一些分行仍然负责少量的存量零售业务,但不再开展新增业务。

  德银中国相关人士向《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目前我们主要通过与华夏银行的战略合作参与中国的零售银行市场。通过2006年的入股及后来 的 增 持 , 德 行 所 持 华 夏 银 行 的 股 份 已 达19.99%。我们认为这个合作模式让外资行在分享优质内资行零售网络的同时,能够把积累多年的国际零售业务经验及理念较快速地施展在一个有规模的平台上。”

  与此同时,记者注意到,前不久,继北京、上海、广州、天津、重庆后,德银中国开设了其第六家分行———青岛分行,为企业和金融机构客户提供全方位的现金管理、贸易融资和贷款服务。

  德意志银行集团联席首席执行官于尔根·费琛表示,“无论是短期发展建设还是长期增长潜力,中国市场都不可小觑。德意志银行致力于发展我们在中国的业务,既要通过建立新的业务分支不断自我壮大,也包括与本地机构建立成功的合作伙伴关系。”

  网点成外资行最大短板

  主动收缩在华零售业务的不仅德银一家。早在2009年,苏格兰皇家银行就出售了旗下荷银中国的零售和商业银行业务,但继续经营其投行和企业银行业务。

  对于2007年之后才全面进军中国市场的诸多外资银行而言,由于网点数量的劣势和受到的诸多监管限制,其零售业务的开展并不容易。尽管没有具体的数据,但有业内人士透露,大部分外资银行在零售业务上难言盈利。

  一位外资银行人士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零售银行是吸收存款的最好来源,这不仅因为银行拉到零售存款的成本更低,且存款的稳定性、用户的黏性也更高。不过,零售银行具有较强的规模效应,即必须要达到一定的规模才能赚钱。但网点正是外资银行最大的短板。

  也正因如此,一些外资银行仍将战略定位于依托扩充自身的网点,继续在零售市场发力。上半年,东亚中国的宁波分行、济南分行开业;渣打中国则在广州开设了第100家网点;汇丰中国在内地的第150家网点在扬州开业。150家网点的布局使得汇丰成为在中国网点最多的外资银行。汇丰亚太区行政总裁、汇丰中国董事长王冬胜在扬州分行开业之际就表示,网点能带来存款,存款对于银行而言非常重要,因为没有存款,就不能做借贷,银行间的拆借也做不好。汇丰之所以能够度过2008年的金融风暴,也是因为有大量的存款作为基础。另外,在中国内地开设更多的网点也意味着,未来汇丰依托中国境内的网点和境外网点联动,形成更强大的网络优势。而除了物理网点扩展,汇丰也推出了全新的个人电子银行服务。

  仍面临诸多挑战

  尽管国际上一些主流的商业银行全面进军中国市场已达到6年以上,但零售业务的开展仍面临诸多挑战。

  上述外资银行人士还表示,受到监管要求的诸多限制,很多中资银行在零售银行领域能够开展的业务,外资银行却迟迟开展不了,这进一步影响了其零售银行的盈利能力。比如,直到今年,外资银行才获批可以开展国内基金代销业务,而绝大部分外资银行还未获准在中国独立发行信用卡,信用卡业务恰是零售银行最主要的盈利来源。

  在高端客户的争夺方面,招行等国内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发展迅速,外资银行原本稳固的自留地也渐被侵蚀。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由于不少外资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受到2008年金融风暴影响而出现亏损,投资者对于外资银行的信任度有所降低,这也进一步冲击了外资银行的财富管理业务。

  不过,多位业内人士表示仍看好未来外资银行零售业务在华的发展前景。据港媒报道,上海自贸区试点的细则方案已经获批,未来外资银行在上海自贸区内设立分支机构、子公司或者合资银行可能不再需要经过漫长的监管审批。伴随中国市场的逐步开放,外资银行在中国零售市场上仍有不小的发展空间。


(责任编辑:华青剑)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