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荒”使信托受益权浮出水面。今年上半年,股份制银行出于规避信贷管控的目的大肆购买信托受益权,并通过这种类信贷的方式,使净息差和中间业务收入超预期增长。
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上市中小银行信托受益权余额增长8400亿元,占新增生息资产的35%。不过碍于监管层对银行同业业务的监管,信托受益权在会计处理中也已趋于隐蔽,部分银行正将信托受益权资产转而计入应收款项类投资项下,致使其今年上半年应收款项类投资飙升。
股份制银行
大量购买信托受益权
随着上市银行中报披露收官,我们也可以藉此一窥上市银行投资信托受益权的具体数据。
从上市银行中报的对比中可以看到,购买信托受益权增长幅度最高的银行集中于业绩竞争更加激烈的股份制银行,而股份制银行也被认为在6月底“钱荒”中受影响最为严重;而相对稳健的国有大行上半年并未着重在信托受益权上做文章。
数据显示,股份制银行中,在信托受益权上布局较早的兴业银行今年上半年买入返售金融资产中的信托及其他受益权项下、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资金信托计划及其他项下、应收款项类投资项下的资金信托计划及其他的余额分别为4231.06亿元、674.23亿元、2231.17亿元。除应收款项下投资规模与去年末相比增长126.76%外,其余两项增幅并不高。
中信银行、招商银行以及浦发银行却增势明显:如中信银行在应收款项投资类项下,资金信托计划6月底余额为669.76亿元,与去年底相比增加了149%;招商银行仅买入返售金融资产项下信托受益权6月底规模便达到1038.11亿元,较去年底增幅达663%;浦发银行相关资产规模更是暴涨,其分为贷款和应收款类的投资项下,资金信托计划及资产管理计划6月底规模达到3512.2亿元,与去年末相比增长了187%。
不过华夏银行并未披露具体的投资信托受益权的信息,且其应收款项类投资期末仅为10亿元。不过华夏银行也被认为是股份制银行中受“钱荒”风波影响最低的银行。
然而,四大行在上述应收款项类投资、买入返售金融资产等项目中中披露的今年6月底余额与去年底相比普遍无大的变化。
中金公司研究报告指出,上半年上市中小银行信托受益权余额增长8400亿元,占新增生息资产的35%。类信贷业务增长带来净息差和中间业务收入超预期,股份制银行净息差二季度末环比扩大2bps,中小银行上半年手续费收入同比增长57%,而大银行只增长22%。
同业“腾挪”
信托受益权“隐身”
虽然上市银行今年上半年大量投资信托受益权,然而部分银行今年二季度在会计科目的处理上却明显出现变化,今年上半年银行投资信托受益权主要体现在应收款项类投资中。
分析普遍认为,此举主要因为银行规避同业监管,银行的同业资产在信贷管控之下,成为银行隐匿信贷的工具,并导致银行出现流动性风险。华泰证券指出,上市银行债券资产中应收款项类投资继续大幅攀升,二季度末同比增速达54.9%,而同业资产中买入返售类资产余额二季度末同比增速下降至7.3%,较一季度末更是环比减少12.5%,一方面体现银行对于监管层加强同业监管的预期,另一方面体现银行在会计科目处理上将信托受益权从同业资产科目转移到债券投资类资产进行规避。
浦发银行在“分为贷款和应收款项类的投资”项下,截止到今年6月底规模为5112.71亿元,与去年底相比增长220.08%。其中资金信托计划及资产管理计划6月底余额为3512.2亿元,与去年末相比增加了187%,其他(浦发银行指出,此项下主要是信托计划和资管计划)6月底规模为645亿元,增加199%;而其在买入返售金融资产项下,买入返售信托受益权6月底规模仅为23.68亿元,而去年底这一规模为50.69亿元。
兴业银行在买入返售金融资产项下,今年6月底信托及其他受益权余额为4231亿元,与去年底相比仅增加了6.7%。而应收账款类投资净额6月底为2525.22亿元,与去年底相比增加126.76%,主要便是购买的信托受益权及资管计划等。
此外,中信银行二季度以来应收款项类投资业大幅增长。其应收款项类投资由一季度末的606.89亿元增至1406.67亿元。中信银行指出,主要原因是投资资金信托计划增加,而同期中信银行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增幅并不高。(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