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飞机上到达沃斯会场内外,外国公司的CEO们都在热议中国经济增长”,“每位外国与会嘉 宾 看 见 我 都 在 问 中 国 经 济‘slow dow n’(放缓)的问题,关心中国G D P比自己家里的事情还要多”,一位连续多年参加达沃斯论坛的资深媒体人笑称。
11日,2013夏季达沃斯论坛在大连正式开幕。中国经济增速因何放缓,未来增长前景如何,成为达沃斯论坛首日与会嘉宾讨论最为火热的话题。当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在达沃斯论坛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十八届三中全会可能通过最大的一个改革措施,就是正确地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各自的角色的区分。
关注
中国经济增长引热议
从五年前的14.2%,降至去年的7.8%,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引发各国各界人士关注。达沃斯论坛开幕当天,《经济参考报》记者在会场内外感受到“中国经济增长”这一话题的热度。或以对话形式,或以论坛形式,多个分会场都在谈论关于中国经济增长与转型的话题。
俄罗斯铝业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欧柏嘉(O legV . D eripaska)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和大多数跨国公司CEO一样,他非常关注中国经济现状,并注意到中国最近发布的二季度数据显示,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了。但他同时表示,中国经济的未来趋势是向好的,俄铝也会继续加深与中国公司的合作。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在一场题为“全球风险:中国案例”的互动式会议上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近30年的高速发展,2008年开始增长放缓。从年度数据来看,中国G D P增速从2007年的14.2%降至2012年的7.8%,五年间下降了6.4个百分点,确实是比较明显的放缓。
这样的放缓幅度,使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减速产生了一些质疑和担忧。比如,澳洲担心中国的铁矿石进口减少了,周边国家担心中国的原材料采购不足了,中国作为全球对外投资大国,很多国家也担心来自中国的投资额降低。而国内很多人群也对经济放缓会带来的就业困难、地方债危机、财政收入不足、金融系统风险、产能过剩集中爆发等问题备感焦虑。
但是,在王一鸣看来,中国经济与其说是“放缓”,不如说是“开车换挡”。其中既有全球经济环境的原因,更重要的是中国经济自身的结构性调整。“30年高速增长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很多问题,前几年关于中国经济改革、转型的呼声很高,但现在真正进入了转型期,大家为什么要焦虑呢?”王一鸣说。
张晓强在达沃斯论坛会场接受包括《经济参考报》在内的媒体采访时说,中国经过三十年的快速发展已成为第二大经济体,经济总量很大。现在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实际的绝对数量是很大的,比如实际增长7.5%,增量部分就达到6200亿美元。中国经济在今后一个时期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是符合新阶段的国情和经济规律的,也体现出今后的发展更加重质量、重民生。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 F)副总裁朱民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本届中国政府再三强调不依靠刺激政策,这很重要。因为刺激政策继续影响结构调整的话,会有长期的隐患。另一方面,保证经济稳定也很重要。所以中国政府开始对铁路、IT、生化、能源等领域进行投资,而避免对产能过剩行业进行投资,这就表明政策调整的精确度,也表明了在新的投资政策环境中,进行改革和结构调整的决心,传递出新的政策工具信号。
压力
结构调整难题仍存
达沃斯论坛与会嘉宾在开幕式后纷纷表示,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1日的开幕致辞,向世界传递出中国经济现在是平稳的,中国经济可以实现长期持续健康发展的信号。
印度尼西亚力保集团一位与会嘉宾说,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政府在努力平衡经济,更加重视消费,通过结构调整,从以前的低成本、高污染,主要依靠廉价劳动力生产出口产品,到注重经济发展质量,注重发展环保和绿色产业,注重发展服务业等。通过这些途径,中国的产品质量会进一步提升,消费市场会进一步扩大,经济发展会更加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