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市前夜遭到国产乳业巨头“包抄”的辽宁乳企辉山乳业,“意外”地激发起外界对国内乳业产业链上游的兴趣。昨日,这家拟本月27日在港交所挂牌、集资最多13亿美元的乳企向投资者路演,消息显示中粮、伊利合共认购了9000万美元的股份。本报获得的消息显示,乳业巨头们纷纷向其买奶,分析认为后续伊利、中粮或对这家奶源供应商有“进一步动作”,后续博弈成为看点。
今年优质原料奶供应紧张
昨日,据本报记者获得的辉山乳业IPO文件,这家辽宁乳企由曾担任沈阳乳业总经理的杨凯创办。在上市前,杨凯和另一股东持有辉山87%的股权,他通过公司再另外持股6.5%,另瑞士玺乐集团(Hero)也持股6.5%。
辉山的销售文件透露,去年其营业额为13.33亿元,同比增长2.56倍。原料奶增幅最大,从2011年的2.44亿元增加到6.71亿元,液态奶产品5.64亿元,奶粉则从今年3月开始生产。
销售文件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国内两家大乳企占其原料奶采购比例分别达33.1%和7.7%,占比持续增加,辉山更在今年5月每吨涨价至4800元。业内人士认为,两大采购乳企正是伊利和蒙牛。
香港地区的资本市场消息昨日显示,伊利、中粮两大巨头将认购5000万美元和4000万美元的股份。辉山拟把34%的集资用于在辽宁再建45个新牧场,17%的资金用于进口7.5万头小母牛。
“辉山的原料奶盘子不大,去年大概33万吨,但算是靠谱的奶源。”昨日,一家国内大型乳企的联系人告诉本报记者,今年优质原料奶供应紧张,部分区域市场货架近日甚至有液态奶产品“断货”。
今年3月,中粮控制下的蒙牛(2319.HK)耗资32亿港元收购其最大奶源商现代牧业(1117.HK)26.92%股权,成为其最大单一股东。现代牧业九成原料奶供应蒙牛,占蒙牛收奶比例的15%。
分析:“抢奶源”成乳企未来成败关键
昨日,资深乳业分析师宋亮对本报记者表示,国内的奶牛目前大部分仍由奶农养殖,养殖公司的占比仍非常少(见附表)。“早先的统计显示,奶牛规模化养殖比例是30%,70%是散户。”
按照业内说法,原来养殖50头奶牛即可视为规模化养殖,而现在的标准在200头以上。宋亮说,政府部门对奶牛养殖给予一定的补贴,包括品种繁育、苜蓿草等。但是补贴的方向都是规模化养殖和规模化牧场,小散户享受不了。宋亮说,由于辉山集团奶牛存栏量接近12万头,乳业巨头的参股有点类似当年蒙牛参股现代牧业。
“蒙牛、伊利毫无疑问有自控奶源。但问题是辉山的奶源是优质的,对于龙头企业来说,未来的竞争不是品牌和产品,而是谁掌握奶源更多,谁就更有优势。”辉山掌握了辽宁的大部分奶源,之前伊利和蒙牛忙于在黑龙江布局,而现在黑龙江的布局完成了,下一步就要巩固东北三省,以抢占未来发展的先机。
“辉山这些年消费品市场并未搞得非常好,甚至不如新希望,但是奶源建设搞得非常扎实。”昨日,一位业内人士也告诉本报记者,中粮在奶源上“野心”也非常大,是希望把辉山“拿下”;也不排除后期伊利对辉山会“有更大的动作”,就看两者怎么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