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沪自贸区概念继续走强 4.83亿元资金涌入3只个股

2013年09月11日 07:52   来源:中国经济网   

  9月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英国《金融时报》发表署名文章《中国将给世界传递持续发展的讯息》。李克强在文章中指出,中国将继续支持WTO多哈回合谈判进程,推动与相关国家签署双边自贸协议,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不断改善外商投资的公平和法制环境。我们将积极探索扩大开放的新办法,在上海设立自贸区实验区就是一个重要的尝试。

  从昨日盘中的热点题材来看,沪自贸区概念继续强势,大智慧软件分类的沪自贸区板块内18只个股中,有16只个股实现不同程度的上涨,其中,招商轮船、爱建股份、上海建工、外国桥,上实发展、中海集运等6只个股涨停。张江高科(9.24%)、浦东金桥(7.37%)、陆家嘴(6.64%)和金山开发(6.44%)等个股涨幅超过5%。

  从资金流向来看,昨日大智慧软件分类的沪自贸区板块内有10只个股实现大单资金净流入超过1000万元。其中,浦东金桥(1.78亿元)、陆家嘴(1.60亿元)、上海建工(1.45亿元)等3只个股实现资金净流入超过1亿元,共计实现资金净流入4.83亿元。

  自8月22日,商务部正式发布“国务院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消息,沪自贸区板块个股就掀起一轮强势上涨行情。数据统计显示,8月22日以来,大智慧软件分类的沪自贸区板块内个股期间涨幅均超过30%。其中,上港集团(161.15%)、华贸物流(128.72%)、外国桥(114.44%)、申达股份(104.36%)等4只个股期间累计涨幅超过100%。

  据悉,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将加快金融制度创新,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可在区内对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进行先行先试。

  海通证券认为,预计未来上海自贸区将发展成为离岸金融中心,而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市场化或将率先在自贸区内试点。在发展的过程中伴随大量厂房修建,货运吞吐量将增加,以及离岸金融业务及投融资业务的大量增长,预计房地产行业、港口行业和金融行业将受益。近期沪自贸区相关股票已大幅上涨,相比此前市场高度关注的房地产和港口板块,上海金融板块整体表现相对温和,仍有空间。

   部分沪自贸区概念股行情一览 证券代码 证券简称 收盘价(元) 8月22日以来累计涨跌幅(%) 8月22日以来累计净流入资金(万元)

  600663.SH 陆家嘴 20.25 74.72 17228.43

  600895.SH 张江高科 9.10 56.90 12827.33

  600675.SH 中华企业 7.31 39.77 12393.26

  600170.SH 上海建工 7.37 32.32 11737.17

  600832.SH 东方明珠 7.22 28.47 7880.48

  600639.SH 浦东金桥 15.58 81.59 6023.60

  600648.SH 外高桥 28.95 114.44 4803.40

  600628.SH 新世界 8.21 33.93 4448.65

  600827.SH 友谊股份 8.72 21.28 2780.47

  600834.SH 申通地铁 7.49 25.04 2305.48

  600836.SH 界龙实业 9.42 30.11 2229.15

  600662.SH 强生控股 4.63 20.89 1877.60

  600655.SH 豫园商城 8.75 22.38 1381.92(证券日报 孔瑞敏)


(责任编辑:向婷)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上市全观察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