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虫草价大跌 上市公司反应冷暖不均

2013年09月04日 10:38   来源:成都商报   

  持续多年走牛的冬虫夏草,今年却遭遇了价格连番下跌,中国·成都中药材指数网数据显示,冬虫夏草周价格指数自今年5月的180点附近降至9月2日的150.67,降幅达到29.33%。冬虫夏草价格大幅回落,与打击腐败之风、遏制不合理“三公消费”直接相关。业内人士认为,冬虫夏草跟贵州茅台类似,“买的不吃,吃的不买”,由于送礼需求大幅缩减,今年冬虫夏草价格还会继续下挫。

  A股上市公司中,福瑞股份、太极集团、奇正藏药、西藏药业、康美药业、江中药业等公司的生产经营与冬虫夏草相关。对于将冬虫夏草作为原材料的企业而言,冬虫夏草价格下降有利于降低成本;但对于涉及冬虫夏草销售的企业而言,冬虫夏草价格下降、交易萎缩,无疑将削减利润。

  冬虫夏草价格下滑

  冬虫夏草与人参、鹿茸并称“中药三宝”。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冬虫夏草价格持续飞涨。资料显示,上世纪90年代,冬虫夏草的平均价格还在2000根1000元/公斤左右,而今年年初,冬虫夏草价格一度达到2000根250000元/公斤,涨幅达到了249倍。

  “买的不吃,吃的不买”的礼品属性,外加产量稀少,使得冬虫夏草的价格高企。然而,今年下半年以来,冬虫夏草的价格开始下滑。根据中药材天地网提供的数据,2000条产自西藏的冬虫夏草今年年初的价格曾达到历史最高的250000元/公斤,但近期已经下跌到220000元/公斤,跌幅达到12%;而2000条四川产地的冬虫夏草从年初的210000元/公斤左右跌至近期的180000元/公斤,跌幅达到14.29%。此外,中国·成都中药材指数网数据显示,冬虫夏草的周价格指数也自今年5月的180点附近降至9月2日的150.67,降幅达29.33%。

  一家药材业务涉及冬虫夏草的上市公司相关人士向记者表示,今年以来冬虫夏草价格下跌主要受3个因素的影响:一是受政府高压反腐政策的影响,造成高端送礼减少,作为高端礼品的冬虫夏草首当其冲;二是严格限制“三公消费”,高端餐饮行业饱受打击,虫草作为高端餐馆的主要食材之一,需求大幅减少;此外,今年虫草产量比去年总体增加了45%左右,供大于求也造成价格下滑。

  上市公司有人欢喜有人忧

  上市公司中,涉及冬虫夏草的有福瑞股份、太极集团、奇正藏药、西藏药业、康美药业、江中药业。其中,福瑞股份的主要产品为复方鳖甲软肝片,冬虫夏草为该产品原料之一,也是成本最高的一味原料。今年6月,福瑞股份曾在互动平台表示,上半年冬虫夏草的采购价格仍在高位,二季度的采购价格与一季度采购价格大致相同。

  奇正藏药旗下子公司西藏那曲地区奇正宇妥土特产商贸有限责任公司,主营业务就包括冬虫夏草销售等。对于冬虫夏草价格下跌,奇正藏药相关人士向记者表示,价格下降对公司没有太大影响,因为市场对冬虫夏草的需求还是比较高的。

  康美药业一直把冬虫夏草作为重点品种经营,今年4月,公司还表示将投资1.5亿元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建立冬虫夏草交易中心。对于冬虫夏草价格下滑对公司的影响,记者致电公司证券事务代表温少生,但截至发稿其并未给予回复。

  有私募分析人士表示,冬虫夏草价格或将疲软一段时间,以冬虫夏草为原料的福瑞股份、江中药业可能在成本压力上有所缓解。 《每日经济新闻》


(责任编辑:向婷)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上市全观察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