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钮文新:央行无需再对货币政策“轻踩刹车”

2013年09月03日 12:58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一脚踩油门,一脚踩刹车”的宏观经济调控状态是不是还要持续?笔者很担心。尽管现在看,货币政策的“刹车”力度已经有所减弱,甚至显得“温柔”多了,但“刹车”的那只脚并未离开刹车踏板,而且还在“轻踩”。

  三大理由支持央行还在“轻踩刹车”的判断:第一,货币市场回购定盘利率总体走势重心上移,2012年年中到2013年年中,7天期回购定盘利率的波动重心应当在3%附近,而打从“钱荒”之后,这个重心已经上移至3.8%左右;第二,日前有机构统计显示,从去年央行设置了存款利率上浮10%的上限以来,已有108家银行将存款利率上浮到顶,其中以城市商业银行为主;第三,在国内利率总体趋升的前提下,在全世界、包括其他新兴市场经济体货币全部贬值的情况下,人民币汇率依然保持强势。

  笔者认为,中国经济的主动性增长动力并不像央行所说“还是比较强”。在央行眼里,中国经济主动性增长动力源自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但在笔者看来,主动性增长动力应当源自民间投资。而事实是,民间投资欲望“十分疲弱”,根本经不起持续高企的利率压制。

  姑且不说民间资本,2012年7月有媒体报道称,总负债高达3万亿元的中国钢铁企业,负债率已经逼近70%,资金链已十分虚弱,贷款利率水平的进一步上涨对其全行业都是巨大的威胁。不仅仅是钢铁工业的生死存亡问题,更重要的是:这件事毫无疑问地威胁到商业银行的贷款安全。

  实体经济的安全才是中国最大的金融安全。所以,货币政策一定不能再影响到中国实体经济安全。8月2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195.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6%,增速比6月份提高5.3个百分点。其中,主营活动利润345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而6月份主营活动利润比去年同期下降2.3%。

  这组数据预示中国经济正在恢复“健康”。但是,我们需要意识到,此次经济“拐点”的出现和4年前一样,都是政府投资力度加大的结果,而非民间投资拉动。这就是说,中国积极财政政策依然在发挥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作用,此时货币政策不管多么温柔地“刹车”,都是对积极财政政策的无情消耗,都是不可接受的政策动作。

  有人认为,央行之所以“轻踩刹车”,目的是不希望人民币贬值,因为那样会导致外资出逃。笔者不同意这样的说法,因为高利率和人民币升值所能吸引的资本大都属于“套利热钱”,属于金融投机资本,而不是实业投资资本(包括股票投资偏好资本)。所以,试图以高息和升值留住外资,只能使中国金融市场“劣币驱逐良币”。我们必须明白,中国需要怎样的资本,世界稀缺的是怎样的资本,而不是笼而统之地说国际资本。

  明确地说,中国现在需要人民币有控制地小幅贬值,需要引导存贷款利率下行,需要实业环境的良性循环。为此,一定不能出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分道扬镳”,因为那早晚会耗尽中国有限的财力,把中国经济推向危机。

  新一轮积极财政政策的作用又一次使中国经济露出了曙光,切勿受到“偏紧”的货币政策影响。


(责任编辑:粟沙沙)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