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四大行利润丰厚 服务小微企做到位了吗

2013年09月02日 08:23   来源: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 周俊生

  “四大行创造了丰厚的利润,但它们在支持小微企业上做了什么?这是四大行必须认真面对的问题。如果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只能通过民间资本来解决,那么,这些小微企业就失去了借助四大行的力量成长壮大的可能性。”

  上市公司2013年中期报告都已公布完毕,在经济增速减退的背景下,实业型公司度日艰难,而银行依然成为创利能力最强的公司。在银行股中,工建农中四大行牢牢地坐着最赚钱银行的交椅,它们的上半年营收分别达到2986亿元、2514亿元、2350亿元和2061亿元。特别是工商银行,多项财务指标稳居第一,其老大的实力难以撼动。

  四大行赚大钱,这当然是一桩好事。但放在实体经济增长乏力的背景下来看银行的高增长,却有点刺眼。就银行业的本质来说,它应该是服务于实体经济的,也就是说,只有实体经济欣欣向荣,银行业的增长才是可靠的。现在银行的增长先于实体经济,这说明它的基本业务方向有点问题,也就是说,它在支持实体经济方面还做得不够。

  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增速下降的严峻问题,实体企业的日子很难过。但是,并不是每一种实体企业的日子都难过,一些国有企业,特别是“央”字头的国有企业,其日子就过得仍然很滋润。在这背后,银行对国有企业的力挺是一个关键的因素。但与此同时,以民营资本为主的小微企业,其资金头寸的匮乏却越来越严重,在长三角、珠三角这类民营经济发达的地区,小微企业拖欠货款或者因为资金紧张而无力承接订单的情况十分普遍,小微企业难以持续经营而倒闭已经成为“家常便饭”,引不起媒体报道的任何兴趣。

  为了帮助小微企业走出资金困境,政府没有少想办法。今年上半年,国务院制订了“金融十条”,其中最为显著的便是推动民间资本进入金融市场,并且允许民间资本创办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政策面上的用意很明显,就是希望用民间资本的力量来解决小微企业的问题。确实,小微企业大多处于城乡基层,民间资本也在基层,至少在地缘上它们比国有大银行更接近,特别是小微企业的小老板和民间资本的持有人,往往都是熟人,谈起事更方便。但是,在利字当先的经济活动中,这显然不会起到任何作用。民间资本有两大特性,一是其资本金相比于国有大银行并不雄厚,要求其全力承担起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其实是力不从心的;二是民间资本的资金融通之所以能够有市场,靠的是利率的市场化,不论存款利率还是贷款利率都要高于国有银行,这样它才能在与国有银行的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但这种高利率实际上增加了小微企业的资金使用成本,对于扶助小微企业走出困境并不能起到积极作用。

  更严重的是,民间资本天生的逐利性很容易使它们“走火入魔”,特别是在监管不到位的情况下,常常会不顾一切地高借贷、高放贷,使其资金循环产生了巨大的风险。一旦其资金链的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引起整个系统的溃败。其实,尽管政策面上对民间资本参与金融市场的政策刚刚放开,但不规范的民间金融市场一直存在,利率的市场化在这个领域也早已成为事实,但由此而引发的地区性的金融风波也一直没有断过,不断上演的老板跑路事件就说明了这个严酷的事实。

  因此,尽管开放民间资本进入金融市场是改革的一个方向,但就目前来说,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重头任务,应该落在国有大银行身上。虽然我国的国有大银行经过改革,已经确立了自负盈亏的机制,在存贷款经营上也享有充分的自主权,但是,国有大银行毕竟都是由国家控股的,从这一点来说,它们需要在自己的本职范围内承担起国家的部分行政职能,而从它们高涨的盈利水平来看,它们也是有能力挑起这个担子的。

  四大行创造了丰厚的利润,但它们在支持小微企业上做了什么?这是四大行必须认真面对的问题。如果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只能通过民间资本来解决,那么,这些小微企业就失去了借助四大行的力量成长壮大的可能性,它们只能在风险系数非常高的民间借贷市场上载沉载浮,自生自灭。(作者系资深媒体人)


(责任编辑:邢晓宇)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