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贸区的建设是国家战略,其对内意义在于,探索深化改革的道路与产业升级的路径,有助于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其对外意义在于,探索深化开放的模式,为进一步融入到全球贸易活动中去,为加入TPP或其它自由贸易协定做准备。由于自贸区建设总则与细则尚未公布与落实,对行业和上市公司的具体影响难以准确估计,加之前期市场对上海自贸区建设已有相当预期,短期内较难形成趋势性行情,但中长期影响不可低估。
改革开放意义重大
8月22日,商务部新闻办公室发布消息称,近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自贸区设立背景是全球贸易活动的进一步深化与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因而意义重大。因为设立自贸区是更自由、全面的国际贸易关系;且中国迫切需要找到新的经济增长模式与增长点,自由贸易区是一块非常有益的“试验田”。
当前,全球贸易合作深化。由于中国此前并没有加入TPP或与其它国家进行类似贸易区协议谈判,因此我国需要从自贸区建设开始,进一步探索深入到全球贸易中去的道路。
而且在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大背景下,自由贸易区有助于探索未来经济增长方向与模式。传统土建经济与粗放式对外贸易的模式逐渐走到尽头。我们需要探索未来对外贸易、经济增长的模式。自由贸易区可以成为一个有益的“试验田”。
相比此前的保税区、前海特区等等,从定位、规模、意义等方面来看,上海自由贸易区明显更高一筹。上海自由贸易区定位为全球贸易中心,是我国进一步深入全球贸易活动的重要实验基地。上海自贸区并不仅仅是上海的一个金融、贸易特区,更是要能够给全国其它地区深化改革开放带来可供借鉴的经验。
自贸区建设将可能有多方面重大突破。虽然自贸区细则仍未披露,但我们判断,未来自贸区建设将可能在金融改革与资本项目放开、税收与税制改革、监管与法律法规、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等方面带来重大突破。
配合上海自贸区建设获批,上海市政府近日也出台了42条金融改革措施,暗示了未来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的方向与重要内容。除了人民币资本项目放开这一重头戏以外,我们认为,未来上海自贸区可能的金融改革措施或许还包括:创新型或符合条件的公司融资财务门槛降低;探索信贷资产证券化常规化运作;着手推动离岸金融业务与拓宽外商金融投资范围等。
同时,为了增强上海自贸区吸引力,进一步扩大和深化对外贸易,中国政府可能在自贸区内探索税制改革。监管方面,自贸区或将在贸易领域实施“一线逐步彻底放开、二线安全高效管住、区内货物自由流动”的创新监管服务新模式,这是较目前上海综合保税区的主要区别。与此同时,对贸易与金融服务的监管,有别于目前国内普遍实施的办法,因此,相配套的法律法规方面或有重要突破。
此外,上海自由贸易区建设,或将在此前上海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的基础上,延续该政策,继续探索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当然,这也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上海自贸区需要解决金融体制、法律法规、监管体制、税收税制等等许多方面的问题,才能够达到香港等世界级航运中心的水准。
中长期影响不可低估
上海自贸区建设短期影响应不会太大,但其全部影响可能在未来逐渐显现,我们预计这将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但其意义重大。投资机会方面,短期上海自由贸易区相关上市公司可能受到关注;但细则尚未出台、政策尚未落实,加之前期市场对上海自贸区建设已有相当预期,应该不会形成趋势性机会。
短期来看,影响可能主要在如下几个方面:对上海而言,将可能带动本地现代金融服务、物流、商业贸易等行业发展;对前海,以及其它申请成立自由贸易区的地区而言,上海自贸区设立对这些地区的影响短期内是相对负面的,相关产业面临上海自贸区的竞争,或者损失了一些发展的机会。对香港来说,上海自贸区要想达到香港的全球贸易、航运中心这一水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方面应该很难冲击到香港的地位。当然,由于替代效应,短期内香港的现代金融服务、物流、商业贸易、餐饮旅游等行业可能会受到一些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