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叫停线下POS业务支付宝对抗银联有后招?

2013年08月28日 06:42   来源:每经网-每日经济新闻   

  第三方支付领域的战争,因为“带头大哥”支付宝的公开声明而再次升级。而这一次,中国银联守住了自己的地盘。

  8月27日,支付宝发表声明称,“由于某些众所周知的原因,支付宝将停止所有线下POS业务。对原有合作商户我们会妥善处理,不会影响商户的正常业务”。支付宝方面昨天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最近中国银联动作频繁,支付宝为主攻网上支付业务,将不再经营线下POS业务。“线下收单业务这块不是接到银联还是银行的问题,而是根本不被允许你做线下这块业务。虽然我们的线下收单主要是为电商和小微企业服务,并非是银联针对的那些商户群体。”

  而中国银联给记者的回复称,对此事不作任何回应。就在近日,中国银联召集了52家第三方支付公司召开收单办法解读会议,银联人士在会上强调了跨法人交易发送方式不得绕过银联。

  业内认为,利益之争必然会让阿里巴巴相关创新业务受到银行以及银联的抵制。而第三方支付逆袭线下市场的美好愿景也或将因此大打折扣。

  交易量小:支付宝停线下POS

  “支付宝线下POS交易量极小,市场占有率与银联根本不是一个数量级,从支付宝的反应时间来看,放弃线下可能不是临时决定的,而是在银联董事会讨论新政策这个节点上。”一位来自支付行业的研究人士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暂时以牺牲掉一个不大的业务板块,来与银联直接叫板,说不定是壮士断腕,以换得互联网支付的半壁江山”。

  该人士认为,支付宝放弃线下POS业务,对企业经营和收入影响不大,但是对其对战略部署的影响很大,这也表明支付宝欲放弃线下,主攻网上支付,“由此可以预估银联欲推新政,必将遭遇支付宝等互联网支付企业强力抵抗”。

  据艾瑞咨询数据,2012年中国第三方支付线下收单市场交易总规模达到8.9万亿元,同比增长49.3%。未来市场将整体呈现出稳定增长的状态,预计2016年总交易规模将突破35万亿元。

  支付宝显然没有忽略此块业务。2012年3月19日,支付宝启动物流POS战略,宣布推出物流POS支付方案,并投入5亿元推动电商货到付款COD体系发展。支付宝停止线下POS交易,这项物流POS战略或将被迫停止。据记者了解,支付宝线下POS业务此前主要面向电商线下收单市场提供服务,业务范围覆盖电商物流、航旅酒店、在线生活服务(如汽车、房产的O2O销售)等多个领域,目前为市场提供的POS终端收单设备上万台。

  支付宝的积极布局,并未收到理想效果。据上述支付行业研究人士对记者表示,支付宝在线下POS业务的市场占有率很小。据易观智库显示,在POS收单市场,银联商务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通联支付交易规模排名第二;快钱和汇付天下紧随其后,而支付宝市场份额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正因为如此,支付宝才敢于公开宣布退出线下POS业务,即使没有银联董事会讨论的新文件,支付宝也可能会停止该项业务。”一位来自支付领域的企业人士对记者称。

  “我们已经和个别银行取得联系,后续会由银行接手继续为商户提供服务,不会影响商户正常的POS收单”。支付宝人士称。

  不利创新:削弱支付企业价值

  作为第三方支付市场的两大巨头,支付宝与中国银联的关系一直处于敏感当中。

  一知情人士则向记者透露,早在2005年,支付宝在做线上支付时便希望能与中国银联合作,以避免单独与每家银行进行洽谈,但彼时遭到了银联的拒绝。在2011年,支付宝已经声名鹊起后,也与银联谈过合作,最后依然没有下文。

  为此,支付宝不得不建立一套自己的独特的基于互联网的模式来逆袭线下支付市场。

  今年年初,支付宝与阿里巴巴旗下的O2O业务全面整合,其客户端打通了聚划算、美团、高朋等多家团购网站,并与之前战略投资的丁丁网深度整合。通过管理优惠券和核销的模式,打通消费者、商家和支付宝三方。这样的方式更加有利于线下商家对支付宝提供的移动支付的接受。

  而面对银联的施压,支付宝不得不叫停线下POS收单业务。不过,其他第三方支付企业暂时不会跟进。快钱支付一名高管在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对这个事件不予评论。但是,第三方支付行业的立足之本是创新,如果没有了创新,这个行业价值就会被削弱。”

  付费通相关人士则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公司一开始便是接入银联,线下收单业务不会因为银联的政策受到影响。“线下业务只是我们的一小部分,也是去年才开始做的,到今年年底预计在上海铺装的POS机会达到一两万台。”

  因此,业内认为,为了自身利益,行业内或许很难有企业再效仿支付宝如此对抗银联,但是第三方支付与银联之间的博弈或许还将长期持续下去。


(责任编辑:马欣)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