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亚洲金融市场被美退出量化宽松阴影笼罩

2013年08月27日 07:16   来源:中国经济网   

  近日,在美国即将退出量化宽松的预期下,新兴市场的股市、债市、汇市出现近年来罕见的连续下跌现象,屡创近年来新低,特别是印度和印尼存在的问题严重,一时间,重现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声音“卷土重来”。

  分析人士普遍认为,2012年以来,新兴市场正在逐渐发生分化,印尼等国虽然出现危机隐忧,但尚不足以威胁新兴市场经济基本面,不大可能再上演类似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一幕。

  数据显示,从今年8月19日开始,亚洲新兴市场便“噩梦连连”。以印度卢比为首的20种主要新兴市场货币全线下跌,印尼股市连续三天的跌幅超过10%,跌入了技术上的“熊市”。菲律宾股市在结束了三天休市后,暴跌近6%,创下自2008年10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MSCI亚太指数连跌四天,触及一个月内最低水平。

  专家认为,新兴市场国家的金融市场的波动并非偶然因素,背后显现出目前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趋紧、资金外流的新趋势。

  申银万国认为,此次大跌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经济下滑、双赤字高企,打压投资者信心和风险情绪,导致资金外逃;二是未来几个月量化宽松退出是大势所趋,廉价资金即将枯竭,资金回流发达市场。短期来看,前者是导火索,后者还未到最严重的时候。不过,这并不会形成类似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状况。

  海通证券认为,目前新兴市场的调整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有一定相似之处:表现为发达国家政策调整引发资本逆流,部分国家经济增长放缓,国内资产价格泡沫累积的叠加冲击。当然,目前各国自身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相比先前有所提高,如外债扩张有限、国际储备较高,此外汇率弹性增强,增加了投机者的成本,以上均降低了短期爆发金融危机的可能。

  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表示,新兴市场爆发大规模金融危机的可能性较小。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前,多数亚洲国家货币错配严重,当时汇率制度僵化,在资本流动发生逆转时,政策当局试图维持汇率的稳定,积聚了很大的压力,最后撑不住的时候,导致货币崩溃和金融危机。而现在汇率灵活性已经大幅增强,近期汇率贬值也一定程度上释放了外部冲击的压力;同时,当前新兴市场的外汇储备超过1990 年代的水平,政策当局应对资金流出的能力相对较大。(证券日报 包兴安)


(责任编辑:代思聃)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