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上午,在上海、香港两地同步召开的2013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就媒体所关注的“费率市场化改革”这一热点问题,中国太保回应称“冷静观察,积极应对”,同时将发展长期保障型产品。
此前,《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与中小保险公司交流时,他们认为费率改革最大的阻碍是大型保险公司。
中国太保相关高管还称,“太保正在研究包括增资等各种方式,以使太保产险公司的偿付能力保持在充足Ⅱ类以上标准。”
今年上半年,太保的投资收益大幅增长,太平洋资产管理总经理于业明称,太保在权益资产方面“价值投资”的理念帮助其股票分红实现了快速增长。
谨慎应对费改
“集团收入首次突破千亿大关,达到1041亿元,同比增长12.8%;上半年实现保险业务收入986.62亿元,同比增长9.0%。”在8月26日的2013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太保宣布集团上半年各项业务实现稳健增长。
太保集团董事长高国富还表示:“今年太保继续推动去年的‘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转型发展,转型的成果得到了初步的体现。”
在此次中期业绩发布会上,媒体关注的焦点集中在新出台的费率市场化改革上。
作为大型险企的中国太保如何看待此事呢?太保人寿董事长、总经理徐敬惠认为:“此次人身险费率改革政策不会引起市场的无序竞争。”
徐敬惠认为,费率市场化改革将对公司的经营管理产生直接影响。“首先,促使保险公司加强成本管理、优化成本结构,同时也要加强投资管理使保险资金有更好的应用效果,这两个方面改善将会给我们的产品带来更加积极的因素。”他还指出,“此次费率改革的意义是长期的,是鼓励行业发展长期风险的保障,降低了年金类十年期以上业务风险保额的最低资本要求。”
对于目前中国太保应对费率改革的举措,徐敬惠表示:“冷静观察市场的动态,也在积极应对市场的变化。”作为大型险企,中国太保表现出的谨慎态度在市场预期之内。具体在产品方面,徐敬惠称,公司会抓住费率市场改革的机遇,发展好长期保障型(保险产品)。
权益资产结构改善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太保2013年中期业绩指标中,财产保险的偿付能力为157%,较去年同期的188%下降31个百分点,且接近充足Ⅱ类标准150%。太保集团的这一数据为282%,较去年同期的312%下降30个百分点。
针对产险偿付能力的下降,太保集团常务副总裁顾越解释:“保监会当前实施的偿付能力监管标准更多的是体现为 “以规模为导向”,上半年公司的产险公司保费增长率达到20.2%,比去年同期提升了几个百分点,这是影响上半年产险偿付能力下降的一个因素,同时,产险综合成本率(97.7%,同比上升3.5个百分点)有所提升也影响到偿付能力。”他还表示,“集团公司也关注到这一点,正在研究包括增资等各种方式,使产险公司的偿付能力保持在充足Ⅱ类以上标准。”
与此同时,今年上半年中国太保实现总投资收益156.41亿元,同比增加80.8%;年化总投资收益率达到4.8%,同比提升0.9个百分点。于业明称,投资收益率水平上升得益于公司权益类资产结构调整。
于业明表示:“从外部环境来讲,美国经济转好,预计QE的退出对新兴市场影响非常大,也是公司作为机构投资者非常关注的因素。从国内看,货币市场资金实际利率的变化,转型中要素改革的变化都是值得关注的。综合以上因素,尤其对权益资产结构的调整,使得今年以来的负面影响小于过往。”
另外,于业明还指出:“今年,分红所得20亿元中,一个比较大的变化是股票分红的变化--从前几年1亿~2亿元增加到十几个亿的规模,这样一个变化体现了最近三年我们坚持的分红策略,这一策略在权益市场波动非常大的情况下受益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