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盛集团(03368,HK)贵阳鲜花店关闭至今不足3个月,其石家庄的一处门店又将于8月底撤离。百盛方面对此表示,关闭该门店是由于集团发展战略调整及区域布局考虑。
百盛自2012年遭遇上市后首度净利下滑,其刚公布的中期业绩表现仍“力不从心”。虽然其在不断对门店进行升级改造,但在业界看来,这并非问题根本。即便创始人回归,其在商业模式上如果没有转变亦无济于事,关店仍将继续。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不仅是百盛,整个百货行业的近况都比较低迷,关店消息不断,百货行业已经进入需要 “脱胎换骨”的时期。
业绩不振
8月20日,一则百盛石家庄店即将关门的消息,再度令百货业经营惨淡的问题凸显出来。
百盛在致消费者的声明中称,由于集团发展战略调整及区域布局考虑,百盛决定自2013年8月31日正式闭店,2013年9月1日起终止石家庄百盛店的经营。
据悉,关闭石家庄门店是百盛一个月前突然做出的决定。
针对退出石家庄市场,8月21日,业主方万象天成管理层表示,当下年轻人的消费习惯与上一代人有所差别。消费需求决定业态,零售业必须调整。百盛的退出或是好事,有利于其进行全面调整和布局,打造全新版本。
6月份,《每日经济新闻》就报道了百盛贵阳鲜花店关门的新闻。在2012年下半年,百盛关闭了上海虹桥店和贵阳金凤凰店,并对一些门店进行了升级改造。一年来,其已经连续关闭4家门店。
这样的关店节奏,从其今年的中期业绩公告中或能窥探一些原因。今年上半年,百盛集团净利润下降38%至3.247亿元,同店销售下降0.7%。其中去年及今年上半年新开设的6家新店的经营亏损达5900万元。
作为最早入华的外资百货巨头,曾经风光无限的百盛集团在2012年遭遇了上市以来首度净利下滑,其“国内门店数量最多的连锁百货店”头衔也被万达百货夺去。自2012年以来,其业绩持续下滑,此前的一季度,经营利润较去年同期下降27%。
关店或将继续
目前,百盛针对门店的改造升级仍在进行中。百盛指出,多数门店在进行改造和翻新后,销售业绩确有明显改善。“第二阶段的改造已于2013年第二季度开始,预计2013年第三季度结束前完成。管理层有信心,上述改造计划将能提高百货店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据悉,为了保证其竞争优势,后续新开的门店平均规模将逐渐扩大。但在业界看来,这些措施并不能治本。
北京晖邑零售商管理咨询公司首席咨询师刘晖表示,百盛的品牌以流行时尚为主,在商品结构上并无特色,大多品类的市场需求接近饱和。其继续开店欲盈利是一个难题,门店被挤出市场也不足为奇。
资深零售专家丁利国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百盛为代表的传统百货近年来受到电商的冲击特别大,必须要转型,但这样一个大集团想要“转身”并不容易。
在业绩下滑、门店不断关闭的情况下,百盛使出了“终极武器”。根据百盛最新的人事调整,“退隐”幕后多年的创始人钟廷森出任执行董事兼主席。然而,二季度业绩持续下滑反映创始人的回归似乎并未带来太多的利好。
刘晖指出,百盛不改变现有模式,即便创始人的回归也不会对业绩带来太多改善。“现在百货行业已经进入需‘脱胎换骨’的时期。”
百货业转型迫在眉睫
在业界看来,百盛仅是整个百货行业的一个缩影。眼下,关店调整不再是超市大卖场的专利。8月底,位于北京安定门外大街的老牌百货三利就将关店。此前,经营10年的无锡大洋百货悄然退场,沈阳伊势丹、石家庄大洋百货也纷纷撤场。
中报发布至今,百货企业显得十分低调,业绩公布也比去年推迟不少。目前,已公布的百货企业半年报并不乐观。
联商网统计显示,截至8月20日,已公布2013年中报的52家零售企业中,百货类的企业有24家。其中,净利润双位数增长的企业不足一半,增速较此前放缓。24家百货企业中,净利润不满1亿元的企业就占五成。
有观点指出,百货业已经进入微利时代。在刘晖看来,相比国外的百货业,中国百货业一直是微利行业,目前随着竞争的加剧,利润就更差。
今年上半年,零售企业内食品、服装、化妆品和日用品的销售增速较去年同期均有不同幅度的下滑。这些都是百货店主要的收益品类,销售放缓意味着百货业的盈利压力加大。
刘晖指出,百货业转型有三个方向,一是可以加大自营比例,同时开发自有品牌;二是可以成为行业房东,在业务难盈利的情况下,至少有租金来源,这要求百货向购物中心转移;三是拓展电商渠道,实现线上下融合,银泰网就是典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