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荒原筑梦起新城 兰州新区开发建设纪实

2013年08月19日 20:36   来源:新华网   

  2012年8月20日,兰州新区正式获国家批复,跻身为第五个国家级新区。一年来,甘肃省举全省之力进行兰州新区的开发和建设,核心区基础设施基本建成,百余家企业已经或即将落户,生态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在一片荒原上起步的新城梦日渐清晰。

  荒原起新城

  “没想到兰州新区的变化这样快。”居住在兰州新区的舟曲泥石流灾害安置户赵永财,每天都会出门转转。“路宽了,人多了,公交车通了,环境绿了,楼房也多了。”去年7月,赵永财刚搬来新区时,连买菜的地方都没有。

  位于兰州市北面60余公里秦王川的兰州新区,规划控制面积821平方公里,涉及永登和皋兰两县的6个乡镇,即使在贫穷的永登、皋兰两县,秦王川一带也不是最富裕的地区。“建设国家级新区,秦王川没有任何基础,是真正的一穷二白。”兰州新区党工委书记李森洙说,“一年来,新区最大的变化,在于基础设施、产业聚集和生态建设,一座新城正在崛起。”

  兰州新区建设伊始,就将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首要任务。据统计,近两年来,已开工建设道路59条,总里程近400公里,其中通车里程达到170公里,城际铁路已动工,货运铁路年内建成。由东西向和南北向分别以“纬”和“经”命名的道路,已形成了纵横交织的经纬网。

  道路建设在支撑起新区基本骨架的同时,新区市政设施建设也在同步推进。在新区80平方公里核心区内,记者看到,为新区供水的三座水库已经建成,第二给水厂已投入运营,6座变电站已经开工,天然气工程已通气点火,学校、医院、文体场馆等公共服务设施也在积极推进。

  截至目前,兰州新区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累计达316亿元,有近万名建设者活跃在各产业园区。“目前核心区80平方公里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已基本完成。”李森洙说,“到今年底,将基本完成规划中确定的基础设施建设任务。”

  新区不唱“空城计”

  “社会普遍担忧的是,兰州新区是否会变空城和鬼城。”兰州新区党工委副书记郭智强说,“我们的回答是:不会。”

  郭智强说,建设兰州新区不是搞房地产开发,既有房地产项目是按照新区规模匹配发展。兰州新区的发展思路是,以产促城,以产带城,产城融合,共同发展。

  在一片几乎没有任何产业基础的荒野上建设新区,难度可想而知。“产业发展是核心,招商引资是关键。”李森洙说。

  兰州新区的产业发展实行“一招二迁三引”。兰州新区成立了两个招商局,组成5个招商分队,分赴长三角、珠三角、秦岭以北、秦岭以南和北京等地驻点招商。“我们都是蹲点招商,一出门就是两三个月。”招商二局局长王晓宁一边不停地接待来访客户一边说,“目前的接洽可以说处于井喷状态,但新区既要招商,更要选商。”

  李森洙介绍,兰州新区确定了招大引强、选商择资的理念,瞄准行业龙头,建立重点客商库,主攻国内外500强、“国”字头企业和上市公司等有实力的大企业、大集团。据了解,截至目前,兰州新区已累计签约项目148个,总投资1791.22亿元。

  在招商引资的同时,甘肃力促兰州市区企业出城入园迁入新区。2012至2014年,兰州市计划实施132户企业出城入园,其中向兰州新区拓展118户。除此之外,甘肃还出台政策,鼓励其他市州将招商项目引入兰州新区集中,将兰州新区作为甘肃转型跨越发展的新平台。

  以创新率先崛起

  按照规划,兰州新区将重点发展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现代物流等七大支柱产业,打造石化,装备制造,科教研发、物流、现代农业等六大产业园区,形成“两区三片多组团”的总体空间结构。

  采访中,兰州新区的干部和一些专家认为,和其他国家级新区相比,兰州新区的优势并不明显,今后将会面临更为激烈的竞争,这意味着,兰州新区对创新发展的需求更为紧迫。“兰州新区要按照国家赋予的战略定位,突出特色产业、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突出改革创新。”李森洙说。

  记者了解到,在今年的建设中,兰州新区坚持了“两手抓”的原则。一手抓“加法”,瞄准各行业领军企业,重点招引一批“裂变”项目、升级项目和产业链项目,为新区快速发展注入活力。一手抓“减法”,坚决拒绝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项目,严把项目准入关、环境保护关,所有入驻项目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达到环保要求。

  李森洙说,根据规划,到2015年,兰州新区人口规模为30万人,新区框架、产业体系及相关配套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到2020年,基本建成特色鲜明、功能齐全、产业集聚、服务配套、人居环境良好的现代化新区。


(责任编辑:马欣)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