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日前召开的第三届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商务部正力促全国酒类流通模式创新,方向是“减少环节、优化链条”,着眼点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长期以来,我国酒类流通体系一直处于不断变革当中。近年来,酒类连锁经营、电子商务模式异军突起。总体上看,酒类流通环节不断减少,规模不断扩大,但仍存在“链条杂、环节多、成本高、效率低”等问题。
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副司长、商务部酒类流通管理办公室副主任路政闽在发布会上表示,商务部近期的调研结果显示,目前,酒类流通创新主要有四类:第一类是技术创新,例如一些品牌酒类企业运用无线射频识别等现代信息技术,在酒类追溯方面有很大进展,消费者能够更加放心、安全地买酒;第二类是电子商务,例如酒仙网、也买酒等酒类电子商务网站,有效降低了成本,减少了流通环节;第三类是文化营销,比如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通过展会形式打文化牌,通过挖掘酒文化创新酒类流通方式;第四类是连锁经营,目前一些企业在连锁经营上做得很好,实现扁平化管理,不仅局限于区域,也布局全国,有的甚至把渠道扩展到国外。
今年以来,受限制“三公”消费等政策影响,相比去年,我国酒类销售增速呈现下滑趋势。
中国酒业协会的一份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酿酒行业完成总产量3697.08万千升,同比增长6.32%;完成销售收入4042.42亿元,同比增长9.51%;实现利润509.03亿元,同比增长2.23%,增长额和幅度与2012年、2011年相比有所减少。其中,白酒累计产量增速呈现逐月回升态势,但与2012年相比仍处于较低水平。(下转A2版)
对此,路政闽表示,这主要与酒品价格理性回归相关。“我们一直倡导要真品售酒、实价售酒,但市场上部分酒品确实价格虚高,今年以来酒类价格理性回归,所以可能在酒类企业年报、半年报中表现出销售额同比增幅降低。”
据了解,为了让百姓喝上放心、安全、价位合适的酒,下一步,商务部将从三方面着手创新酒类流通管理工作:一是构建酒类流通行业诚信服务体系。针对目前酒品假冒伪劣现象屡禁不止、酒水价格虚高等现象,在《商务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加强酒类流通管理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酒类流通企业要“真品售酒、实价售酒”;二是培育新型酒类流通主体,鼓励酒类流通企业通过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做大做强,同时发展中小企业作为有效补充;三是倡导科学饮酒、健康饮酒的新消费理念,酒是特殊食品,有可能成为特殊嗜好品,甚至还是一种可致精神迷幻的产品,所以世界各国都对酒实行严格管控。酒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希望全社会对酒品有正确的认识,积极倡导健康饮酒、科学饮酒。
路政闽介绍,在“十二五”期间,酒类流通模式创新方向是“减少环节、优化链条”,着眼点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鼓励酒类流通企业和生产厂商加强合作,达到厂商和谐共赢、消费者得安全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