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星期五,一周最后一个交易日,因光大证券策略投资部门自营业务独立套利失误,引发一场轩然大波,足以令市场铭记。
目前,光大证券相关核查工作仍在进行,未向外界披露结论。当晚,拨通涉事部门负责人杨建波电话了解有关情况,对方声称其本人不在,随即挂断电话。但经多方调查,记者获悉这次乌龙背后数个鲜为人知的细节。
不管如何,此次乌龙事件,已经重创股民信心。
真相 测试内部团队投资模型
16日下午,光大证券公告称,公司策略投资部门自营业务在使用其独立的套利系统时出现问题,似乎表明套利交易乌龙为系统问题所致,不存在人为过失。
知情人士则向本报透露,真实的情况是,8月16日上午11时许,光大证券策略投资部对其内部团队开发的投资模型进行测试。由于忽视了测试环境为实盘交易系统,加之测试时,把拟买入3000万股误搞成3000万手。
具体情况为,光大证券策略投资部拟购买3000万股50ETF,每份约1.64元,错下单为3000万手,此举引发ETF基金自动购买成分蓝筹股及其他程序化交易的资金迅速跟进,银行石油等大蓝筹瞬时涨停,指数旋即大涨。
记者获悉,光大证券策略投资部模拟交易测试下单金额230亿,实际成交72亿。涉及股票150多只。这一结论已被公司写进上报证监会的自查报告。
揭秘 乌龙指责任人是杨建波
知情人士还透露,光大证券策略投资部是撤销原金融衍生品部后成立的,原来的人马部分离职,部分到了公司资产管理部,部分在策略投资部供职。目前,该部负责人杨建波是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学士、英国曼彻斯特大学金融学博士。
他2004年加入光大证券,2005年11月,首批参与中国资本市场交易所权证创设等活动,并负责光大证券备兑权证系统的开发及衍生品业务平台的建立,曾在保德信集团接受衍生品业务培训和见习,号称为华人金融经济学者里最早运用GARCH、GJR-GARC、ECM等模型,对中国及世界资本市场的波动率集群效应进行分析的研究人员。
不过,据透露,杨在光大证券的人际关系并不是十分融洽,当初在策略投资部总经理进行群众民意测评时,得分只有45分,后来,公司高层力排众议其才当上部门总经理。
分析 光大风控缺乏必要监管
尽管光大证券将拟买入3000万股操作成买入3000万手已为众人所知,但是,对为什么会在实盘交易系统上进行模拟测试多数人还是不甚了了。
“光大证券如此操作,相当于实战演习误将实弹当成空包弹使用。其实际风控水平由此可见一斑。”上述知情人士表示。
另一位熟悉光大证券策略投资部实际交易操作的专业人士指出,“光大证券的乌龙不可能是系统本身参数设计出现大问题,主要是技术操作层面的失误。”他透露,该公司策略投资部的套利系统根本没有纳入公司的中央风控系统。对此,知情人士也向记者证实,“套利交易属于高频交易,纳入公司风控系统后交易时需履行内部审核手续,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交易效率。”
在这位知情人士看来,策略投资部在实盘交易系统进行投资模型测试,除相关人员风险意识淡薄外,还在一定程度上与套利系统缺乏必要的风险监控有关。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