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抛弃传统普药业务走上转型之路 石药集团能否如愿以偿?

2013年08月16日 08:21   来源:中国资本证券网   

  时下,许多企业都在谈转型创新,但这条路需要有只争朝夕的魄力与坚韧才能持续的走下去。在1994年作为内地首家在香港上市的医药企业石药集团(01093.HK)自去年以来频频调整主营业务,对外表示要动真格进行创新转型,从原来原料药为主的传统业务转型为以创新药和品牌药为主的业务。

  从去年以来的一系列动作,如成功收购欧意药业、恩必普药业及新诺威药业并将其注入到上市公司石药集团中,出售旗下较大的青霉素原料药生产子公司中润(内蒙古)等,似乎可以窥见石药集团所宣称的业务转型并不是纸上谈兵。

   创新药等能否注入可持续发展动力?

  据了解,在2012年石药集团总营收为41.46亿港元,同比上涨约72%,净利润为21.62亿港元,同比大幅上涨507%。为何净利润与同期相比出现如此之大的升幅?

  “公司在2012年成功将欧意、恩必普、新诺威并购且注入到上市公司石药集团之后,公司涵盖四大类主要业务分别是创新药、品牌药、仿制药与原料药。其中创新药恩必普、玄宁与欧来宁在2012年就带来了销售收入12.91亿港元,其实去年业务新增长的利润中,几乎都是创新药做的贡献。”该公司董秘张赫明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石药集团董事长蔡东晨曾表示,“10年前,石药集团原料药与制剂药销售比重为7:3,现在制剂药已经占到了半壁江山,创新药成为企业主要的利润来源。我们的目标是到‘十二五’末,制剂药的销售比重提高到70%以上,真正完成从原料药到创新药的转型。”

  创新药等新业务的发力无疑是石药集团2012年亮丽财务报表的顶梁柱。石药集团中央药物研究院市场信息部经理刘立云表示,“在世界级的大药厂里,没有一个是做普药能够走到前面的,肯定是有自己的创新药与专利药,这样才是长期可持续的。”

  但众所周知创新药的研发与推广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据了解一个新药从研发到上市要经历一个很长的周期,平均要11至12年左右,而且研发成本也较高,平均成本约在5亿元人民币。由此可见,虽然创新药一旦成功被市场获得认可,可以有较大的利润想象空间,但其中的过程确实充满各种不确定因素。

  虽然从目前的情况而言,创新药确实为石药集团带来了极大的业绩贡献,但是否能够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同时大量的研发经费投入之后如果产品还是面临失败的局面是否对公司有较大打击等等这些才是令人关心的问题。

  针对这些疑问,刘立云认为,“我们会通过各个大型的科研院所等进行早期的寻找,寻找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青苗(也就是具备发展成为创新药的前期研究品种),在对这些青苗进行一定的评估之后,然后觉得可行的话对其进行产业化。同时我们自身也有高素质的研发团队来进行自主研发。在研发这一块石药有25个国家一类新药在临床前、临床各期研发过程中,涉及心脑血管药、肿瘤药、抗抑郁、糖尿病用药等多个领域,对此我们还是有较大的信心与实力的。”

  “也许进行大范围的广告投入可以令销售收入有一定幅度的上涨,但是如果把广告投入的钱放到研发上,就能够实现更为可持续的发展。只有持续不断的研发,才能在已知的创新药领域里面派生出其它新的产品。”石药集团高级财务总监孙聚民表示。

  他还表示,“要舍得投入才会有产出,才会有持续的增长动力的空间。当然我们也要承受得住研发的失败,一般的情况来看在10个新化合物产品里面会最终留下3-5个成功的品种。”

  研发差异化产品抢占市场

  刘立云还透露,除了研发成功的创新药会给公司较大的收入外,成功研制的仿制药的利润也比较可观。仿制药的研发就像长跑一样,技术难度非常高。如果仿制药研发成功后一开始就处在第一集团军里面,那么就更好地依托已经打开的市场,销售就会得到更好地提升。但如果跟在后面的集团军里面那么能抢占的市场空间肯定就明显降低了。

  据了解,近期像葛兰素史克等药企因为要把产品推广给医生,而陷入了送礼门等不正当交易的行为当中。针对如此的一个行业情况,刘立云认为,“之所以目前出现较多的桌子底下的交易是因为有不少药企都陷入到白热化的竞争阶段。归咎其原因,就是因为自己的企业产品没有差异化所造成的。但如果企业去进行药品创新,药物效果好的话,那么绝不需要给医生回扣,医生也会使用的。只要把产品的详细情况给医生介绍清楚就行了。”

  该公司董秘张赫明表示,“比如说有些药吃了不会引起病,但关键是也不治病,也没有副作用,那么这种类型的药也许要靠回扣来获得医生的青睐。但一个医生并不是只有金钱利益的需求,他或她还需要知名度或患者对其评价的精神需求。如果要体现自己的医术高明,还是要用有效果、质量好与能对症下药的药方。所以更好地练好内功,研发具有差异化的产品才是使销售收入能够不断可持续增长的最好办法。”

  当记者问及目前石药集团与国外的研发差距是否非常大时,刘立云坦承,“差距确实还是非常大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基础本来就很薄弱,涉及的面较小;第二,就是人才需要不断的与时俱进,引入更多更高素质的人才。本来国外做研发的投入力度就很大,人才的质量更不用说了。所以更要不断地努力进行追赶。”

   “第二次革命”:营销方式根本性转变

  纵观目前的药企发展状况主要存在着两种模式:第一是,走市场品牌销售普药为主的,较少涉及药品技术研发;第二是,走创新研究提高研发水平,但市场销售手段相对欠佳的。

  有研究石药集团的香港证券分析师认为,“石药集团很大程度都处于后者的情况。虽然其走研发的方向是一个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但产品研发出来之后总是要投入到市场才能产生效益的。这其中就与营销模式息息相关,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石药集团在产品营销方面还存在一些短板。”

  “产品营销应该是石药的第二次革命,营销能不能成功确实与企业的发展有重大的联系。从过去的原料药和普药类产品为主,向创新药的转型,石药在创新药产品的销售方面确实处于刚起步的阶段,与国内营销水平一流的公司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存在许多的提升空间。”孙聚民表示。

  “若石药产品的营销水平能够通过努力不断地获得提高,那么更有助于石药整体业绩的提升,所以如何采取措施来弥补营销这块事关公司未来发展的营销短板就显得非常重要。”上述香港证券分析师同时表示。

  (李雯珊)


(责任编辑:向婷)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