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银行股期盼估值修复行情

2013年08月14日 07:51   来源:国际金融报   宋璇 

  8月13日,银行股的表现没有前一日那么强势,板块仅小幅上涨0.42%,个股涨跌互现。兴业银行领涨,涨幅为4.45%,民生银行、平安银行涨幅靠前。仅中国银行下跌,跌幅为0.37%。

  东方证券银行业分析师金麟认为,银行股此前上涨主要是估值充分反映各种悲观预期,下半年贷款质量环比有望改善,风格切换的必然之选等三方面的原因。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银行股2013年平均市净率仅0.85倍,而到第四季度估值切换后将仅相当于2014年的0.73倍。金麟表示,前期驱动银行股估值不断探底的力量,包括利率市场化、贷款质量下行、影子银行治理等,都已经在历史新低的估值中得到充分体现。安全边际已经非常充分。

  “从中报披露来看,银行的贷款质量还有一个暴露的过程。”金麟认为,上半年的逾期贷款生成情况恐怕将创下新高,这也是此前对银行股保持短期谨慎的主要原因。但预计下半年的贷款质量环比将有所改善,原因在于:一方面,从2007年至今,每一年的逾期贷款生成速度都表现为上半年快于下半年的特征,换言之,从季节性来看,下半年贷款质量也会有环比改善的动力。另一方面,上半年贷款质量的一个重大压力来自于钢贸贷款,其中3-6月份是钢贸贷款风险的集中爆发期。随着钢贸贷款风险的较充分暴露,下一阶段银行将不再面临类似的极其恶质风险点的压力。

  至于风格切换,由于前期中小盘股涨幅过高,相比之下,年初以来,银行股一直处于下跌状态。金麟认为,下一阶段对于A股的风格切换来说,超跌且流动性良好的银行板块将是上佳之选。目前机构投资者在银行股上的配置比例已经跌至历史低点附近,选择银行股作为下一个发力点将无需承担机构的卖压。“多头有钱、空头无票”,银行股的博弈价值再度凸显。

  不过,从昨日走势来看,银行股的行情也并非一帆风顺。长江证券行业分析师刘俊认为,银行股估值修复还需要宏观数据反复确认。

  “企业中长期贷款占比明显提升,反弹言之尚早。”刘俊认为,从市场面看,与以往不同,由于经济结构中期调整仍将进行、QE退出及CPI进入上升通道影响,行业估值修复需要宏观数据的反复确认,这一时点将在第四季度出现。影响行业估值的最大因素在于资产质量,无论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放松与否,资产质量均将有所好转。


(责任编辑:邢晓宇)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上市全观察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