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基础设施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树根”

2013年08月12日 09:38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在服装行业没有国际级的大企业,所以中国的服装企业只能为国外企业做贴牌订单,中国缺乏像苹果这样的大型电子企业,所以中国的富士康、京东方等只能为人家做加工配套。

  ——高连奎

  ■高连奎

  经济是一个生态系统,需要抓住关键,抓住重点才能激活整个系统。经济生态系统可以比喻为一棵树,基础设施是树根,大型企业是树干,中型企业是树枝,小微企业是树叶,大家都知道树的成长靠树叶进行光合作用,但却忽略了没有树根和树干,树叶能单独存在吗?真正懂行的人,他们从来不在树叶上做文章,而更多的是为树根浇水和修剪枝干,这样一棵树就自然枝繁叶茂了。

  发展经济大型企业是关键

  发展经济也是一样,基础设施是第一位的,大型企业是最关键的,在任何一个落后的国家,其基础设施肯定是落后的,没有一个国家是拥有最先进的基础设施经济却不发达的。中国虽然很注重基础设施建设,但总量还远远不够。大企业其实也非常重要,大企业起着冲锋陷阵的作用,国际上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是否强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就是人均拥有世界500强企业的比例。比如,北欧是世界上人均拥有世界500强企业最多的地区,因此北欧也是世界上最富的地区,其部分国家的人均GDP基本上达到了10万美元,是美国、日本等国家的两倍。

  再比如,韩国这种规模的经济体,世界上有很多,但只有韩国发展起来了,关键就是韩国起飞时期,政府一直扶持大企业的发展,结果造就一大批世界级的大企业,韩国也被这些企业带入了世界先进国家的行列,如果没有了这些大企业,只靠一些小企业,韩国跟其他三流国家没有两样。

  在发达国家,国家领导人都非常重视大企业的发展,国家领导人出访,随行的必然是众多的大企业领导。而小企业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为生活服务的,这类企业,只要经济发展好,人民富有,他们就发展的好,还有更多的是为大企业做配套服务的,他们的生存主要取决于大企业的兴衰,比如像波音这种超大型企业往往有几千家小企业为之做配套。同样像苹果、华为这些公司也是一样。

  其实,我国很多地方政府的招商人员也深谙这个道理,他们一般先引进一个大龙头企业,马上就会有一大批小企业跟进,道理就是如此。中国在服装行业没有国际级的大企业,所以中国的服装企业只能为国外企业做贴牌订单,中国缺乏像苹果这样的大型电子企业,所以中国的富士康、京东方等只能为人家做加工配套。

  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大企业,像波音和空客这些大企业的订单往往是靠国家领导人直接出面拿到的,中国也一直将这些订单做为国家博弈的筹码,这早已不是秘密。

  这些年中国对大企业重视程度不够,不注重培育大企业,而对于那些自发成长起来的大企业也照顾不够,比如华为被逐出美国的问题,比如尚德遭遇美国金融做空而破产的问题,这些就应该由外交部出面协调,如果同样的事情发生在美国,美国的国会,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总统早就行动起来了,而中国在处理国际争端时一直是企业孤军奋战,国家出手的时候并不多,甚至有些媒体在这方面也很少站到中国企业一边。

  中国转型不在数字平衡上

  中国现在需要超大型企业才能带领中国完成转型。也就是说,中国转型的希望在企业,在大企业,而不在统计局的数字平衡上。

  中国转型的提法很大程度上是基于统计局的数字,如果没有这些数字,大家谁也不会提转型,而这些数字背后却包含着很大的统计陷阱,如果不知道数据的统计过程,那基本上是没多大意义甚至是毫无意义的。投资过大、中国人不消费、服务业比重过低其实都是统计陷阱的问题。简单举两个例子,比如消费问题,在大家的习惯性思维中,买房是属于消费的,也是中国民众最大的消费,但是在做经济统计时,买房就计入投资,所以就造成了中国投资高,消费低的情况,而如果将买房也统计到消费中,中国的消费数据就不低了,这就是个统计陷阱。

  中国服务业比重低也是统计的问题,比如中国的上班族一般早上都不做饭,习惯在路边摊上买早餐,仅仅全国上班族的早餐一项就是非常大的数字。比如路边流动摊贩、雇佣保姆、那些没有注册公司的装修人员等,这些都是服务业,而且是关系千家万户的,提供最普遍的服务,这些都没法统计,如果将这些也计算在内,中国的第三产业服务业数据将大大提高,中国的服务业实质并不低,低的只是统计数据,其实还是统计陷阱的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可能出现多大的经济扭曲,中国谈转型很多是掉入统计陷阱的同时,又犯了实证主义者最常犯的错误。

  中国某些学者经常将改革看做经济的动力,其实也并非如此,就像上面我们所分析的那样,中国经济的发展主要靠实干,最核心的就是基础设施和大企业,这两样做好了,中国经济的基础就打好了,中国经济之树木就会根深干壮,也就自然枝繁叶茂了。当下有部分经济学者连政府修路都反对,这是非常不可取的。当然鉴于中国地方政府当下财务拮据的现状,笔者也不提倡举债发展,中国发展的投入归根结底还是要靠财政,而非债务,在为企业减税已经成为共识,也成为定局的情况下,中国须寻找其他方面的财源,而消费税,特别是征收奢侈品税应该提上议程了。

  当然,除了培育经济增长基础,政府的任务还包含根据经济周期调整宏观政策及对经济进行长远规划等工作,如果将这些工作进行精力分配,笔者认为政府应该将60%的精力用于培养新的增长基础,30%的精力用于根据经济周期调整宏观政策,10%的精力用于长远规划和调整改革,当然这也只是大体上的分析,具体做起来,每个阶段可能都会有不同的重点,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掌握和调整。

  编者按:从近期的国家政策导向和具体部署来看,以提升城镇化质量为核心的“新城市”建设成为新的投资拉动方向。7月3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推进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部署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会议提出六大重点任务,包括市政地下管网、城市污水、垃圾处理,燃气、供热老旧管网,地铁、轻轨等大容量公共交通系统、生态环境、电网智能化等。结合6月底国务院提出的今后5年再改造1000万户棚户区等措施,专家认为,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的“新城市”建设将成为今后固定资产投资的有力“接捧”者,将对稳定经济增长、改善民生起到明显的积极作用。(证券日报)


(责任编辑:向婷)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