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人民日报海外版:为外资立规矩并非政策转向

2013年08月10日 09:52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人民日报海外版:为外资立规矩并非政策转向

  创造公平市场环境 保护外企合法权益

  最近,外企在中国市场违规遭处罚的事件频出:国家发改委对恒天然、美赞臣等6家企业开出中国反垄断调查以来最高金额罚单;在华规模最大的跨国制药企业葛兰素史克因涉嫌商业贿赂案4名高管被抓;赛诺菲、礼来两家大型外资药企据传也正受到工商部门调查。有媒体称,中国正在针对外企展开调查。也有人猜测,中国吸引外资政策是否将做出调整?对此,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回应称,目前正在进行的药企贿赂调查并非针对外资企业。有关业内人士指出,中国规范外企旨在净化市场,并不意味着改变吸引外资的政策。

  最高反垄断罚单开出

  人们高度关注的洋奶粉价格垄断事件始于今年3月。由于国内需求旺盛,在华销售的外国品牌奶粉近年来不断涨价,导致中国国内婴幼儿配方奶粉价远高于国外。据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局长许昆林介绍,根据举报,发改委对9家外资乳粉生产企业开展了反价格垄断调查。

  “大量证据表明,涉案企业价格垄断具体的措施和手段主要包括合同约定、直接罚款、变相罚款、扣减返利、限制供货、停止供货等。”许昆林说。发改委日前宣布,合生元等6家外资乳粉生产企业因违反《反垄断法》、限制竞争行为共被罚约6.7亿元。惠氏等3家外资乳企配合执法机关调查并积极整改被免除处罚。

  上个月,葛兰素史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曝出商业贿赂丑闻。据公安机关查明,该公司在华经营期间,为达到打开药品销售渠道、提高药品售价等目的,采取直接行贿或赞助项目等形式,向个别政府部门官员、少数医药行业协会和基金会、医院、医生等大肆行贿。

  处罚是正常市场管理

  处罚违规企业是任何一个市场经济国家的正当行为。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过去我国对外资是超国民待遇,现在是国民待遇。市场经济对每个企业都是公平的,外企在获得国民待遇时也得承担国民责任。国内企业不可以垄断,不可以进行商业贿赂,外企也不能,只有这样才能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的环境,才能保护消费者利益。

  受处罚的外企也自知理亏,罚单发出后,雅培、合生元、多美滋、美赞臣等涉事企业纷纷回应,表示将接受发改委的处罚,不进行抗辩。

  “那些从市场经济国家来华投资的企业更应该懂得如何遵守市场规则。”白明指出。然而,事实上,部分外企“利”字当头,屡屡做出违规之举:有韩国企业在液晶面板产品方面垄断价格;麦当劳被曝光不规范生产食品;丰田汽车在中美执行两个召回标准;有些企业想尽办法偷漏税,税务部门估计每年外企避税税款达300亿元。

  在对外企的处罚上,我国一直比较慎重。曾有调查显示,25%的被调查者认为外企“被惯坏了”,有64.48%的被调查者认为“我国法律处罚不严,违法成本低”。大家普遍认为,应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进行惩罚,对待外企和国内企业应一视同仁。

  规范环境有利外资发展

  专家指出,我国规范外资是净化市场环境,更有利于引进外资,让外资更好发展。经济法专家盛杰民表示,从执法理念上讲,中国反垄断法禁止的是市场垄断行为,而不是反对垄断企业本身,它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美国反垄断法规的先进理念。

  在规范企业行为上,中国对内外资企业要求是一样的。“中国反垄断执法对内外资企业是一视同仁的,它不仅不会影响投资和经营环境,相反,会使环境更加优化,这是促进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必要之举。”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说。

  对于“重点针对外资企业进行调查”的说法,商务部称其毫无根据。沈丹阳表示,绝大多数在华投资的外商企业守法意识高,能够依法经营,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同时强调,遵纪守法是每个企业应尽的责任,无论外资企业还是内资企业,一旦触犯中国法律,都将受到法律制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一系列对外企处罚事件并不表示中国将改变引资政策。白明表示,中国吸引外资的政策不会改变,其中即使有调整,也是调向更加公平、平等,对外企没有任何歧视。

  


(责任编辑:马欣)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