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央行和监管部门开始动手整治信贷资金在实体经济体外空转之后,关于如何将资金引入实体经济成为需要解决的操作层面的问题。金融属于虚拟经济,而金融之外的产业属于实体经济。当然,房地产由于带有金融属性而被划入广义的金融范畴,那么,这个问题似乎就变成了如何引导银行资金进入金融和房地产之外的产业领域。
其实问题并非如此。因为,中国的大型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从来没有缺少过银行的眷眷照顾。真正需要资金救急的是实体产业领域内的中小企业(包括小微企业)。中小企业就如瘦骨嶙峋、奄奄一息的病人,一边在不断流血(承重的税费负担),另一边却无法得到给养补充,好在中国的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的生命力超级顽强,否则,中国的经济恐怕更加惨不忍睹了。
截至2012年年底,我国中小企业数量约为55万家(规模以上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规模以上企业)的90%以上,创造了超过70%的就业和50%以上的税收,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60%左右。中小企业注定将成为中国经济转型的主要力量,未来的行业龙头将从这些轻装上阵、快速发展、有创新力的企业中脱颖而出。
数据会说话,中小企业分明已经成为中国宏观经济的主力军。其实,类似情况在西方国家也一直如此。我国限于体制原因,一直没有将重点放在对这一生力军的培育和支持上。现在,随着经济转型的急迫需要,重点培育成长型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时不我待的国家经济目标。
根据《中国成长型中小企业发展报告》的统计数据,我国中小企业的成长状况基本良好,成长态势稳定,其中尤为突出的是成长型中小企业,这部分中小企业占全国中小企业的比例达到15%左右。从地区分布来看,我国中小企业的分布存在严重不均衡。截至2012年年底,全国中小企业主要集中在江苏、浙江、广东、山东等东南沿海省份,这4个省份的中小企业数量总和占比超过了50%。
除了这部分企业,市场存在每年约7000亿-8000亿元的小微企业融资缺口。根据《2013年小微企业融资发展报告》中的统计数据,66.7%的小微企业倾向于银行贷款,但由于企业本身的特性,例如小规模、轻资产、抵押品质量低、信息成本高等,都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银行与小微企业在贷款融资上的合作。
金融对于中小、小微企业的支持,也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大类。前者主要包括上市融资、OTC股权交易、发行债券等。后者的主渠道包括银行和小贷公司、担保、典当等机构。无论哪一类融资,都需要政策上的支持。比如监管机构是否能够提高银行对于中小企业不良贷款比率的容忍度,对于这类规模较小的企业能否降低发债门槛条件。是否能够建立政府补偿融资方或投资者一定损失的中小微企业信用保证基金,能否让民间金融更阳光化等。
近两年来,政府和监管机构确实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工作。我们看到,至少所有银行都开始关注中小企业客户群体的融资难问题,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余额和占比都在稳步增长。这一趋势在股份制商业银行中更加明显。一些风险管理能力强、风险容忍度较高的商业银行,已经从这类业务中尝到了甜头。比如某商业银行针对中小企业资产规模上的弱点,在交易型贷款的基础上推出了“关系型贷款”产品。既重视企业“硬信息”又通过涉及股权的投资与企业建立长期关系,注重企业培育和软信息交互,不但降低了企业融资的困难和成本,也降低了银行信贷风险,增加了股权溢价等其他收入来源。从一些不完全统计数据中看到,中小微企业贷款的盈利能力要比一般客户群体高出5%以上,而且能够派生出更多的关联业务。只要充分发挥能动性,在产品创新和风险管理上面多动脑筋,多下功夫,在组织结构上加以优化改造,降低结构性成本,金融业在服务中小企业方面将大有可为,而且盈利空间广阔。
当然,资本都是逐利的,这本无可厚非。中国金融和资本市场的缺陷,导致了套利空间的存在。这个问题的解决,并非一日之功。一方面要堵住资金空转和套利的漏洞,更重要的是加快市场化改革进程,比如利率市场化和资本项目的逐步开放,同时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鼓励推出更多能够服务与经济转型的金融产品,引导资金走入良性循环。
(证券日报 郑 磊 作者系招银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投资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