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监管层口头指导信政合作 下半年发展预期暗淡

2013年08月02日 07:18   来源:中国经济网   

   地方债务风险再次绷紧信托业神经。

  时隔两年后,审计署全国性的政府债务审计工作正式展开。随着监管层、业界对地方政府债务规模、风险担忧的日益加深,去年以来,为地方政府大量输血的信托公司亦成这轮地方债务“起底”中被各方关注的主角之一。由于监管趋严以及对风险的规避,针对信政合作,信托业普遍持收紧的态度,甚至担忧新的政策落地,进一步规范相关业务的开展。

  监管警示

  信政合作风险

  记者近日通过信托公司了解到,北京、上海及多地信托公司已经接到北京、上海银监局的非书面通知,后者在与信托公司的沟通中希望信托公司对信政合作业务进行规模控制,并进行自我约束,以规避短期内地方政府高额债务对相关信托业务带来的风险。

  目前很多非北京、上海银监局管辖的信托公司似乎并未收到相关通知。

  信托公司普遍反映,此次只是监管层例行的窗口指导,希望信托公司降低与地方政府的合作,而并非要求信托公司暂停相关业务。但是从信托公司反馈的信息来看,下半年信政合作业务风险升级,信托公司出于自身风控的考虑也将从很大程度上规避该类项目。

  “大多数地方政府已债台高筑,如果我们要与地方政府开展相关业务的话,其资质一定要满足公司的风控标准,但是目前满足条件的项目很少,竞争也会很激烈。”上海一信托公司有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指出。

  去年总部在上海的一家新开业信托公司,今年以来,业务已向包括优质的工商企业信托在内的其它业务领域倾斜,基础设施信托的占比已经较去年年底减少。

  除此以外,国家审计署根据国务院要求于8月份组织的全国审计机关对政府性债务进行审计已开始,且相比2011年的第一次,这一轮审计将更加彻底、全面,由第一次的“三级审计”延伸到“五级审计”。有信托人士悲观认为,由此次审计结果,导致的对地方政府平台融资的政策措施,很可能会有针对性的“调控”占地方债务比例升高过快的信托融资,信政合作下半年的发展恐会受到明显影响。

  地方债风险升级

  信托公司风控标准趋严

  这一轮信政合作的增长源于地方政府在“稳增长”的政策指导下大量开发基础设施项目带来的市场空间。中国信托业协会数据显示,信政合作余额从去年年中开始增长,并迅速飙升至今年一季度末的6548亿元,在三个季度的时间里实现翻番。

  不过,有分析认为,信政合作的余额并不只统计的6500亿元的规模,例如地方政府规避监管要求将项目包装入实业领域及隐性担保等等。

  “信托产品买入返售或受让企业对地方政府的应收账款也是缓解地方债务的常见方式之一,而此类产品应该没有统计到‘信政合作’科目之中。因此,与地方政府信用‘担保’有关的信托产品存量规模应大于6500亿元。”诺亚财富一份研究报告如是表示。

  海通证券指出:“(今年)一季度末行业资产规模已达8.7万亿元,其中融资类信托资产约4.3万亿元,其中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相关较大的银信合作和政信合作累计约2.8万亿元。如果地方政府融资类信托被叫停则该类项目到期后或存在现金流压力,需关注其中信用风险。”

  不过,虽然目前传出了部分信托公司信政合作项目被要求遵循总量控制的消息。但是随着国家对地方政府债务项目收紧的预期以及信托公司对风险的规避,新增规模或许会受到很大影响。

  诺亚财富指出,“地方债务的累积仍在继续,在对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担忧之下,金融机构(包括信托公司)对地方政府融资项目的风控标准会趋严。”

  有券商研报分析指出,在地方政府的全部债务中,信托的比例约为20%。从去年以来,由于地方政府债务增高,商业银行表内逐步淡化与地方政府的合作,为信政合作的发展创造了客观条件,虽然去年底四部委联合下发的“463号文”与今年上半年的“10号文”对信政合作予以规范,但是并未影响该业务余额的攀升。

  “部分信政合作其实也是‘借新还旧’的受益者之一,如果此次政府对地方债务项目收紧导致流动性的预期减弱的话,那可能导致信托公司发行基建信托项目的标准提高,虽然政府的隐形背书是项目安全性的保障之一,不过也会更考虑融资主体的一些资质,包括资产质量、负债及担保情况等等。”北京一信托公司人士对记者表示。

  如果信政合作再度收紧,那今年下半年信托业的发展将受到进一步冲击。有数据显示,房地产信托与基础设施信托是上半年信托业的主要业务方向,如果信政合作收紧,信托公司将再次失去一条重要的收入来源。

  用益信托工作室数据显示,上周集合信托仅成立50.94亿元,成立产品数量为33款,其中基础产业类产品大幅减少,仅成立2款产品,募集资金1.63亿元,占比仅为3.19%。与此同时,房地产信托成立7款产品共募集21.6亿元,占总成立规模的比例达到42.39%。(证券日报 徐天晓)


(责任编辑:向婷)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