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面板
包装行业 白酒行业 洋奶粉业 黄金首饰
国家发改委日前对多家上海金店发起反垄断调查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羊城晚报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反垄断调查”字眼频频出现在公众视野,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相关部委已对多个行业发起了5起反垄断调查,涉及奶粉、酒业、黄金首饰等多个行业。反垄断调查的对象,除了外资企业、跨国公司外,涉及国内的大企业、大集团也逐渐增多,反垄断的力度也在加大。仅在7月,就发起三起反垄断调查。而去年则未有反垄断调查进入公众视线。
七个月内五大行业“中招”
进口奶粉、黄金首饰、包装行业……近一段时间,有关部门反垄断调查的范围不断扩大,从食品、饰品延伸到包装品,反映了监管部门维护市场竞争的强烈意图。
进入7月,反垄断力度更是空前,截至目前已涉及三个行业,7月初,国家发改委对多美滋、美赞臣、惠氏、雅培等洋品牌奶粉发起反价格垄断调查,被调查的奶粉企业涉嫌存在对经销商和零售商的价格控制行为。7月5日,国家工商总局宣布,对包装企业瑞典利乐公司涉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正式立案,目前已在20多个省市展开调查。7月中旬,国家发改委又对以老凤祥为首的多家上海金店发起反垄断调查,这些金店涉嫌垄断、操纵金价。
而今年早些时候,监管部门已经开出两张反垄断的大罚单。今年1月初,国家发改委对韩国三星、LG,中国台湾地区奇美、友达等六家国际大型液晶面板生产商2001年-2006年的价格垄断进行处罚,责令退还、没收及罚款总计金额共3.53亿元。这是中国首次针对境外企业价格垄断开出高额罚单。
随后,3月份,茅台和五粮液公司因价格垄断被罚4.49亿元,创下了我国反垄断史上最大罚单。
以此统计,今年不到7个月已有五大行业中招。
反垄断涉及行业更广
环宇京茂律师事务所副主任、律师马平川一直都在关注着中国反垄断调查的进展。“今年以来,我国反垄断调查案件量增多,突然集中爆发。”马平川向羊城晚报记者表示,这些调查涉及的行业更广,包括关系到国计民生的行业,像食品、奶粉这些行业,以前是没有出现过的。他还留意到,现在反垄断调查的对象,除了外资企业、跨国公司外,国内行业的大企业、大集团也逐渐增多,反垄断的力度也在加大。
据分析,这些被反垄断调查的行业,或为暴利行业,或企业从中获取了暴利。像韩国三星等六家企业涉案液晶面板销售数量合计514.62万片,违法所得达到2.08亿元。最近又曝出,依视路等洋牌镜片踢降价者出局,涉嫌暴利垄断。
不过,对于国家发改委以价格垄断对茅台和五粮液进行处罚,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有不同看法。他认为“纯属无事生非”,茅台和五粮液价格高,有其价格特殊性,本来就属于奢侈品,实施一些相关的定价策略是理所当然。
决策层监管思路变化
为何今年国家发改委比往年反垄断的力度更大?马平川分析,或与三大原因有关。其一,这体现了党的“十八大”之后决策层经济观念的导向发生转变。此前,对于行业发生的垄断现象,某些部门对相关垄断企业的行为持“放任”态度。这些企业是大企业、大集团,与部门、地区之间进行博弈。尽管其垄断行为伤害了国家利益,但对某个地区、某个部门来说却有好处,因为可以有GDP的政绩,因此“容忍”了这些垄断行为。
其二,外资企业在中国的垄断行为,侵害了民族企业的利益,从保护国民经济安全的角度出发,国家加大反垄断调查也是必须的。
其三,反垄断调查的专业性强,难度大,对执法的要求很高。《反垄断法》出台5年后,中国的反垄断执法水平在提高,执法能力也在加强,因此出现了更多的反垄断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