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金融机构外汇占款余额大幅减少,并且出现了半年来的首次环比负增长,结售汇出现4亿美元的逆差。
这些数据,裹挟着对中国经济的唱衰之声,加剧了市场对跨境资本流动拐点到来的疑虑。不过,分析人士认为,这只是诸多因素作用之下的短时现象,资本流动的拐点不会到来。
不能只看数据表面
“我不认为资本流动的拐点已经到来,这是没有看到问题的关键。”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谭雅玲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如此表示。
不过从数据来看,资本流出中国的大幕似乎已经开启。中国金融机构外汇占款出现了从去年12月份以来的首次环比负增长。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6月份,中国金融机构外汇占款余额达27.39万亿元,环比减少412.05亿元人民币。
在结售汇方面,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统计数据也显示,6月,银行结汇1434亿美元,售汇1438亿美元,结售现汇逆差4亿美元。5月,银行结售汇顺差104亿美元。外汇局7月22日对外回应称,今年1~4月,跨境资金延续了去年10月下旬以来外汇流入较多的格局,银行结售汇月均顺差约321亿美元。
据此,很多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外汇快速流入阶段已经结束,资本流动的拐点已经到来。此外,美国经济复苏加快,美联储勾画出了退出量化宽松(QE)的图景,加上新兴市场国家出现了货币贬值、股市下跌和资本外流等,更加剧了这一猜测。“不能光看数据的表面,更应该关注数据的背后。”从事市场分析多年、已是多家机构资深研究人员的谭雅玲呼吁说,数据的下降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是外汇局正在严查虚假贸易,使得原来做虚假贸易的那部分资金流出;二是人民币在持续升值后出现贬值预期,影响了结售汇;三是6月份进出口数据下滑。“而且,这些流出的资金到底是不是外资还是未知数。”谭雅玲说,现在中国的资金可以流出境外,境外资金也可以流入境内。资金流出中国,并不能由此简单判断为外资流出中国,更不能解读为国际市场看空中国。
拐点不会到来
资本流动是否迎来拐点,还得看长期发展趋势。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院长丁志杰对国际商报记者表示,6月份外汇占款余额和结售汇数据,只能说明资本流入的放缓。一季度由于QE退出之争,加上美国经济复苏,美债收益进入上升通道,使得对新兴市场国家的投资减少。丁志杰指出,目前美国经济复苏明显,但其中还伴有很多季节性因素,市场表现还会有波折。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员闫小娜更指出,导致外汇占款余额下降的直接原因是出口下降,而出口下降是受到欧洲贸易摩擦和日本市场疲软等影响。这些因素都是暂时性的。长期来看,美元仍将贬值。
除此之外,还有一点尤为引人关注,即中国经济增长数据。因为这直接影响市场信心。在打造经济升级版的战略背景下,中国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7.6%,CPI同比上涨2.4%,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8.6%,城镇新增就业人员700多万。
评级机构在上半年调降了对中国的信用评级,唱空之声渐起。
对此,以上分析人士认为,市场对中国经济的预测固然很重要,但从根本上讲,中国经济未来的走势,主要看自身的经济增长潜力。丁志杰表示,中国经济增长放缓是主动调控的结果,在速度下降的背后,结构性调整将带来新的增长极,中国经济不会硬着陆。
丁志杰补充说,中国决策者要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要坚持既定政策框架,不轻易改变既定路线,不迫于压力而推出刺激政策;二是要增加政策透明度,适时释放明确的政策信号,以减少改革带来的阵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