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券商认为银行股仍具有投资价值

2013年07月23日 07:49   来源:中国证券报   

  央行宣布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下限,引发市场热议。券商普遍认为,此次央行政策较“温柔”,短期内利率不会出现趋势性下行,对银行业绩冲击有限,但政策释放了改革信号,银行业转型势在必行,长期看银行股仍具投资价值。

  影响不一

  券商普遍认为,取消贷款利率下限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短期内不会带来利率趋势性下行,对经济的短期影响较少,更多的是由于预期改变产生的影响。

  申银万国认为,这次改革理论上有降低信贷成本、降低社会融资成本的影响,不过更多的是长期影响,短期作用有限。目前,信贷利率上浮居多,很少触及下限。根据央行统计,今年一季度贷款利率下浮的只占11.3%,下浮区间基本上在0.9倍,很少有触及0.7倍的。考虑到触及到利率下限的机构企业数量有限,贷款下限取消之后利率下行的空间不大。

  国泰君安认为,银行贷款利率不会下行,息差甚至有可能不降反升。因为总额限制和存贷比约束决定了信贷仍是稀缺资源,商业银行不会为了争夺贷款打价格战;相反,贷款下限放开增加了大企业对银行的议价空间,反而会加速银行信贷资源向定价更高的中小企业倾斜。

  兴业证券认为,因存款利率并未与贷款同步市场化,仍保留存款利率管制,本次改革的信号意义大于实际冲击。中信证券认为,在成本、资本、风险等要素约束下,银行短期内可能寻求价格联盟抵抗冲击,贷款定价大幅下移概率较低。华泰证券按照2012年末上市银行贷款期限结构和最新的下浮贷款占比静态测算来看,对短期贷款占比较高的民生、北京银行负面冲击相对较大。

  长期仍看好

  多家券商指出,此次政策总体上对银行股影响偏空,银行持续的高利润增长面临高息差拐点、资产质量拐点冲击,短期看由于银行占总体市值权重较大可能会拖累大盘表现。

  不过,此次利率改革并不会导致银行贷款利率水平大幅下降。不少券商认为,虽然利率市场化短期内削弱了银行盈利、抑制银行股估值,但不构成银行股股价趋势改变的因素,仍长期看好银行股。

  招商证券表示,在美国 ,美国银行、摩根大通、美林证券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股价涨幅远超基准,未来五年中国金融业将经历利率市场化攻坚改革,这将带来金融机构经营格局裂变。在金融市场化的“成人礼”后,优质金融机构将得到更好发展,金融行业将面临差异化重估。目前的金融股估值或处经济周期和制度变革的底部,建议长期买入竞争力强的金融股,迎接重估的到来。

  国金证券维持行业全年增长12%的盈利预测不变,并指出银行股底部预期已到,但股价上涨尚须等待刺激因素,给予银行股增持评级。

  中信证券也认为,在宏观经济新稳态出现和金融充分市场化后,银行板块有望维持15%以上ROE水平。考虑到板块极低的估值水平,建议关注负面要素释放后的投资机会,重点关注具有内生成长性的民生银行 、兴业银行和北京银行。

  华融证券虽然认为银行具有长期投资价值,但认为目前不是投资银行的最佳时机,需等待几方面的风险释放:存款利率市场化推进的具体措施出台、同业监管政策出台、宏观经济释放企稳信号。

  银行业博弈加剧

  无论前景如何,不可否认的是银行转型势在必行。中信证券指出,长期看,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和结构调整致实体融资需求走弱,信贷供需格局逐渐逆转,银行对优质客户资源争夺可能导致社会均衡利率水平下行。基于维护息差和盈利的需要,银行将被迫提升风险偏好,加大对小微企业、零售等高风险主体信贷支持,发展创新型资产业务提高收益率。

  国金证券认为,贷款下限取消将逼迫大型银行转向高风险、高利率业务,对中小企业来说资金供给有望充裕起来,银行竞争加剧,引起授信条件放松、坏账上升。大型银行无论选择转型还是不转型都面临很大压力;市场化的股份制银行也面临挑战。

  广证恒生认为,银行经营模式可能发生改变,推动中间业务的发展与创新。取消贷款利率下限是个巨大的信号,预示银行依赖传统的息差“坐收渔利”的日子已为数不多。银行业必须未雨绸缪,尽快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能力,把收益和风险匹配控制好,加快拓展新的中间业务,为保持稳定收益和参与国际竞争做好准备。


(责任编辑:郑海斌)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