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如何正确看待和把握当前宏观经济政策框架

2013年07月22日 10:25   来源:新华网   李春

  

  2013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6% 新华社记者 张勋 编制

  由于当前经济运行区间既没有越过“下限”,更没有触动“底线”,所以,当前的宏观经济政策重点还是调结构、促改革,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中国经济“半年报”出炉后,经济增速回落引发市场各方对下一步宏观政策走向的强烈关注。尤其是,第二季度GDP同比增速为7.5%,触及政府设定的年度经济增长目标。市场各方猜测宏观政策是否会转向“保下限”?

  数据显示,去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温和下行,去年四季度7.9%,今年一季度7.7%,二季度7.5%。这显示,中国经济增速的放缓是主动的、逐步的、平稳的、可预期的。

  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在接受新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经济增速尽管有所回落,总体上还是比较平稳,在中央政府年初确定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范围之内”,中国经济正在步入转型升级的新阶段,即从维持了近35年的高速增长期转为一个较高速度增长的新阶段。

  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决策层清醒地认识到,经济运行需要一个合理区间,也即是经济增长率、就业水平等不滑出“下限”,物价涨幅等不超出“上限”。

  与“合理区间”相适应的,是要形成科学、合理、明确的宏观调控政策框架,既包括经济总量政策,还包括调结构的措施和促改革的举措,从而针对经济走势的不同情况,把调结构、促改革与稳增长、保就业或控通胀、防风险的政策有机结合起来,既利当前又利长远,从而避免经济的大起大落。这个政策框架不仅要与经济运行的合理区间配合起来运作,而且是稳定的,可预期的。

  7月1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经济形势座谈会,对宏观经济政策框架如何与“经济运行区间”相配合做了详细阐述——当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内,要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调结构为着力点,释放改革红利,更好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和自我调节的作用,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和后劲;当经济运行逼近“上、下限”时,宏观政策要侧重稳增长或防通胀,与调结构、促改革的中长期措施相结合,使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

  事实上,李克强总理所提出的“上限”和“下限”,重申了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5%左右。

  中国经济“半年报”数据显示,当前经济运行虽处在合理区间,但逼近“下限”,我们该如何看?

  多位学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经济增速与新一届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框架是相对应的,决策层在通过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推进中国经济逐步向重质量的相对高增长期过渡。

  尽管二季度经济增速已经下滑至政府设定的增长目标附近,但是没有越过7.5%的“下限”,更没有触动7%的“底线”。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从去年以来,经济增速稳定在7.5%到8%的区间,宏观环境既不那么热,又比较平稳,又有一定的市场压力,“这种稍微偏紧的宏观环境有利于结构调整”。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经济形势研究室主任王小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未来主要看就业,“虽然GDP增速接近下限,但就业在底线之上。”数据显示上半年就业状况总体表现稳定,城镇新增就业725万人,比去年同期增加31万人;外出农民工1.7亿人,比去年同期增加了444万人;大中城市调查失业率稳定在5%左右。

  由于当前经济运行区间既没有越过“下限”,更没有触动“底线”,所以,当前的宏观经济政策重点还是调结构、促改革,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但调结构的前提是要稳增长,没有稳定的增长,调结构就没有基础、没有条件、没有合理的空间。这就要求宏观政策框架要统筹考虑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三者相互促进。

  如何才能把握好经济合理区间和宏观政策框架?李克强总理在经济形势座谈会上强调,必须增强宏观调控的科学性、预见性和针对性,既要深入研究战略性、规律性问题,也要敏锐捕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既不能因经济指标的一时变化而改变政策取向,影响来之不易的结构调整机遇和成效;也不能对经济运行可能滑出合理区间、出现大的起伏缺乏警惕和应对准备。

  当前,要保持宏观政策的稳定,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同时,根据情况变化适时加强针对性。要把握好、运用好宏观经济政策,为市场和社会创造一个稳定的预期和环境。

      


(责任编辑:邢晓宇)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