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成都赴美上市民企上演“中国式合伙”

2013年07月22日 09:16   来源:成都商报   

  名词解释

  OTCBB

  OTCBB即美国场外柜台交易系统(Over the Counter Bulletin Board),自1990年6月开始运作,受美国SEC监管。

  OTCBB交易品种很多,包括证券、认股权证等。由于门槛较低,目前很多在美国上市的中国民营企业对其情有独钟。

  反向收购

  反向收购(又叫买壳上市)是指非上市公司股东通过收购一家壳公司的股份控制该公司,再反向并购非上市公司的资产和业务,使之成为上市公司的子公司,原非上市公司股东一般可获得大部分上市公司的控股权,从而达到间接上市的目的。

  自从2013年美股第一个交易日开始,通过反向收购在美国OTCBB上市的成都知名新能源企业四川阿波罗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川阿波罗)的股价就从来没有超过0.38美元/股。在今年的绝大多数日子里,该股交易量甚至为零。

  而不到5年前的2008年11月,顶着诸多光环的四川阿波罗在美上市,成为“成都首家在美上市的民营新能源高科技企业”,被媒体誉为资本市场的宠儿,股价最高时曾超过7美元/股。

  这样的反差,要不是四川阿波罗一位主要股东近日向成都商报记者报料,或许很少有人会注意到。

  7月初,一份厚达58页的“情况反映”经由一名律师之手递交到了成都商报记者手上,围绕四川阿波罗光环背后的股东利益纠葛也逐渐被揭开。

  “无钱相聚、有钱分手”,一位资本市场人士对记者说,这或许是又一个典型的“中国式合伙”案例。

  从2008年在美上市到如今,围绕四川阿波罗背后究竟都发生了些什么?四川阿波罗的故事,对于近年来中国民企赴美上市热有何启示?成都商报记者历时半月,陆续对相关各方当事人进行了采访,力图揭开资本背后的故事。

  神秘曝料牵出上市疑云

  7月3日,一份厚达58页的材料通过一名律师送到了成都商报记者手中,封面上写着“美籍华人周华康以帮助中国企业在海外上市为由欺诈投资者情况反映”,落款是一家坐落于成都双流西航港经济开发区的新能源企业。这家企业也是四川阿波罗的原控股股东,其控制人黄仁宇(应当事人要求使用化名)在2008年10月到2011年间曾担任四川阿波罗董事长,至今也是主要股东之一。

  黄仁宇指着一叠厚厚的材料告诉记者,他于2007年和美籍华裔“中概股介绍人”周华康相识,两人随即开始运作四川阿波罗赴美上市事宜。在上市之初,黄仁宇及其一致行动人仍是四川阿波罗的第一大股东。

  然而不到5年间风云变幻,黄仁宇称现在“悔之晚矣”。他说,周华康以专家、学者、企业家身份自居,却打着帮助中国企业在海外上市的幌子欺骗国内民营企业。在运作阿波罗上市时,周利用四川阿波罗原股东不熟悉美国上市规则,采取提取佣金、在未上市前提前倒卖股票等手法获利;至今他仍控制阿波罗公司在美国的账户,并拒绝公开股票买卖情况,拒绝向国内股东公布账目。同时,由于周华康在美国的违法行为,有可能导致下属子公司被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起诉赔偿,让股东损失惨重。

  在中概股轮番被机构做空、赴美上市遭遇“冰冻期”等背景下,这份举报有着特殊的意义。

  记者注意到,这份材料中还附带了2012年12月的一份起诉书,原告是SEC,而被告正是周华康和其控制的美国华纳国际投资集团(Warner Technology & Investment Corp,以下简称华纳国际)。

  四川阿波罗的诞生

  7月10日下午,暴雨还在不断侵袭成都,双流县华阳镇一家酒店旁的河水正急速上涨,黄仁宇和前述律师接受了成都商报记者的采访。

  黄仁宇介绍了他所在新能源企业X公司(应当事人要求使用化名)的情况。这家公司在新能源行业有一定知名度,在2012年四川重点上市企业培育名单中就赫然在列。成都商报记者查询权威资料显示,X公司成立于1998年,与四川阿波罗有着“父子”关系。

  据黄仁宇回忆,2006年6月,X公司将最优质资产剥离,组建了四川阿波罗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后改名为四川阿波罗太阳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金1亿元,实缴资本2000万元。其中,黄仁宇控制的L公司(化名)以实物投资1400万元,持股70%,其余3名自然人合计持股30%,经营范围为电池制造、发电机及发电机组制造等。随后,黄仁宇成为四川阿波罗董事长兼法人代表。2007年6月,X公司受让了L公司权益,黄仁宇也成为了公司控股股东。

  为何要组建四川阿波罗这家公司呢?黄仁宇告诉记者,“民营企业做高科技产业很缺钱,上市是一大融资的途径。我们想把四川阿波罗运作上市,规模化运作当初的碲项目。”当初,四川阿波罗拥有被寄予希望的“世界首例独立成矿碲铋矿”以及生产高纯碲的技术。据黄仁宇介绍,当时全球新能源产品方兴未艾,四川阿波罗拥有“碲”这种稀少的新能源资源和应用技术,发展前途广阔。

  “非一般”的周华康

  据黄仁宇介绍,2007年5月,他在成都举行的一场融资洽谈会上认识了周华康。“周华康给我们看了很多照片,包括他找寻的中国民营高科技企业与他签约、上市的照片。此后我们经过接触,他又给我们看了他被聘为各种顾问的文件,还说他是中国旅美科技协会的创办人和会长。”

  不过6天之后(7月16日),当周华康在接受成都商报记者采访时却称,他与黄仁宇“并不是这样认识的”。周说,因为上市的需要,黄仁宇慕名来到美国华尔街找他。而打开周华康控制的华纳国际的网站,至今依然可以看到他与一些官员、企业家的合影,包括多家他运作上市的公司签约时的照片。周华康告诉记者,他旅居美国20多年,已取得美国国籍,1992年发起组织了中国旅美科技协会并担任首任会长,在促进中美科技交流和商贸往来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创办的华纳国际是美国最早承办中国民营企业在美国OTCBB上市的金融顾问公司。

  黄仁宇则告诉成都商报记者,“周华康当时说他是四川简阳人,知青出身,家乡人不会欺骗家乡人。他还出示一些媒体称他为‘中国民企美国上市第一人’的报道。在周华康亮出这些光环之后,我很快就相信了他。”

  5个月之后,四川阿波罗便开始了赴美上市的各种准备工作。记者取得的资料显示,2007年10月28日,双方签订了独家金融顾问投资协议,由周华康负责四川阿波罗在美上市的相关事宜。

  黄仁宇和周华康均告诉记者,当初计划先通过反向收购的方式让四川阿波罗在美OTCBB市场上市,条件具备后转板纳斯达克主板。双方最初的合作堪称“如胶似膝”。仅仅一年之后,即2008年10月,四川阿波罗就在美OTCBB市场成功上市。

  但此后的合作,却一步步走向了“裂变”……

  核心

  提示

  以当初上市时的股价计算,黄仁宇及妻子持有股票的市值约9350万美元,股价最高时超过了1亿美元。但到目前,黄所持股票的市值还不到300万美元。

  而在四川阿波罗,法人代表已由黄仁宇变更为潘锦功。根据修订后的公司章程,四川阿波罗只设执行董事一名,由美国阿波罗任命、委派,公司不设立董事会。

  在华纳国际的网站上,至今依然可以找到黄仁宇与周华康的合影。不过,如今在黄仁宇看来,这张合影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两人2007年相识,当年10月就签订合作协议;又过了一年,四川阿波罗在OTCBB市场通过“反向并购”的方式挂牌,双方当初的合作可谓顺风顺水。

  成都商报记者从SEC网站等下载的资料显示,周华康和黄仁宇当时约定的主要流程包括:周华康负责在美国注册Apollo Solar Energy.Inc(美国阿波罗太阳能公司,以下简称美国阿波罗),随后该公司收购四川阿波罗全资股权,然后在OTCBB市场借壳上市。

  但他们这5年的合作进程却不如想象中美好……

  A

  连亏4年股东“排名”生变

  或因一系列对赌协议

  同在双流西航港经济开发区内,X公司和四川阿波罗相距不远。四川阿波罗公司占地面积约3万平方米,公司办公楼上写着“SOLAR”几个大字,楼前竖立着多面旗帜。在许多人眼中,公司显得很有“国际范儿”。

  但在赴美上市融资等国际化运作的背后,这家公司无论是经营还是内部管理,都暗藏危机……

  仅一年闪电反向并购上市

  成都商报记者查询到的权威数据显示,2007年10月17日,美国阿波罗在美国拉华州成立,法人代表为Xiaojing Wang(周华康之妻)。成立不到两个月,美国阿波罗就和四川阿波罗股东签署了一份股权转让协议。SEC去年12月发布的起诉书也证实了上述事宜。

  那么,周华康在美成立的美国阿波罗情况如何?又是如何成为四川阿波罗的控股公司呢?成都商报记者获取的工商资料显示,四川阿波罗当初的情况是,净资产2660万元,注册资本10000万元,实际注册资本2000万元。美国阿波罗在收购了四川阿波罗2000万元实缴注册资本后,还需在2008年5月12日前以等值美元现汇交付剩余的8000万元注册资本金。工商资料显示,截至2008年8月5日,美国阿波罗分两次缴足了剩余注册资本金,四川阿波罗成为美国阿波罗的控股子公司。

  “周华康随后把一家在OTCBB的空壳公司(Wincroft)并入控股公司,并很快在美国OTCBB上市”,SEC公布的资料称。公开信息显示,美国阿波罗2008年11月3日开始了第一次在OTCBB市场的交易,当日成交价约为7.0美元/股,股票代码为ASOE。

  作为中间人,周华康能在上市中获得什么好处呢?

  黄仁宇说,四川阿波罗给周华康支付上市费用650万元人民币,其中600万元以股权方式支付,占首期发行股权的2.25%(90万股),50万元以现金支付。此外,周华康帮助融资到位后,还需支付佣金。

  不过周华康则表示,四川阿波罗所有上市费用是他出的,其中600万元人民币最终成为股权,50万元现金中四川阿波罗只出了一部分。

  连亏4年 股东“排名”生变

  ASOE在2008年11月提交给SEC的报表显示,根据美国阿波罗与四川阿波罗管理层签署的委托管理等协议,四川阿波罗的原股东依然是上市公司的股东,只是上市后股权比例有所变化。据ASOE在2008年~2013年提交给SEC的资料显示,黄仁宇的持股比例一直在降低,周华康的持股比例则在增加。

  记者查询到,根据2008年提交给SEC的8-k(有重大事件发生时必须提交的报告)显示,在股票发行之后,黄仁宇及妻子总共持有约30%的股权(约1336万股),为第一大股东;投资公司New Greatwall Limited持有19.30%的股权;周华康通过华纳国际持有约9.76%的股权(约435万股)。以当初上市时的股价计算,黄仁宇及妻子持有股票的市值约9350万美元,股价最高时超过了1亿美元。

  但上市公司今年5月份发布10-k(即年报)显示,到2012年末,四川阿波罗的第一大股东已经成为New Greatwall Limited,持股比例约为28.1%,黄仁宇方的持股比例为19.0%(约984万股),为第二大股东;周华康方(包括妻子Xiaojing Wang及Huaqin Zhou、Ying Wang等)则为第三大股东,持股比例约为15.9%(约823万股)。

  从ASOE上市以来的股价走势图可以看到,最高时为7.5美元/股(2009年1月5日),但从2011年9月开始,公司股价就跌到1美元/股之下,今年以来更是从未超过0.38美元/股,很多时候交易量甚至为零。由于股价大跌,黄仁宇和周华康持有股票的市值均没有超过300万美元。

  黄仁宇的持股比例为何在不断降低呢?

  周华康和黄仁宇的律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均称,当初上市时签署的协议中涉及一系列对赌协议,由于四川阿波罗的盈利没有达到预期,黄仁宇的股权不断被稀释。根据2007年黄仁宇和周华康签署的独家金融协议,在周华康相关投资到位的情况下,如果四川阿波罗2008年实际利润低于400万美元,则四川阿波罗董事长(黄仁宇)出让2.5%的股权;如果低于200万美元,则出让5%的股权。

  四川阿波罗公布的2008年年报显示,公司净利润只有1.86万美元,远未达到预期。其后公司更是开始了连续4年的大幅亏损,其中2010年和2012年的净亏损额都超过500万美元。

  B

  意见不合 “合伙人”互指对方涉嫌违法

  由于意见不合,四川阿波罗高层随后发生了重大的人事变动。不仅如此,两位昔日的“合伙人”开始剑拔弩张,均指责对方在经营中涉嫌违法。

  新执董“空降”四川阿波罗

  黄仁宇告诉记者,由于意见不合,他于2011年辞掉了四川阿波罗董事长的职务。

  成都商报记者查询到的权威资料显示,2011年8月,美国阿波罗授权潘锦功代表其负责公司在中国境内的相关事宜,担任法人代表、执行董事。当年10月,四川阿波罗的法人代表由黄仁宇变更为潘锦功,同时潘锦功成为四川阿波罗唯一执行董事,黄仁宇等7名原董事不再成为新董事。

  根据2011年修订的公司章程,四川阿波罗设执行董事一名,由美国阿波罗任命、委派,公司不设立董事会。

  黄仁宇表示,四川阿波罗业绩如此(糟糕),主要原因是周华康在潘锦功入主后控制了公司管理,并拒绝向其他股东公开公司经营情况。但周华康和潘锦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上述指责并不认同。周华康认为,除了行业大环境等因素外,黄仁宇存在损害公司利益等问题,扰乱了公司的正常发展。“此问题我们已向公安机关报案。”周华康拿着一张报案受理表对记者表示。前述黄仁宇的律师则表示,从2007年与周华康方面接触到四川阿波罗上市,这其实是周华康设的圈套,“相信法律会有判断。”

  此外,对于黄仁宇提出的拒绝公布经营情况等指责,周华康和潘锦功对记者强调,上市公司每3个月都会公布季报,股票买卖情况和经营情况都可以随时查询。

  其他企业不愿过多解释

  经由周华康及华纳国际运作赴美上市的企业多达20余家,其中已经有不少企业被除牌。例如,今年6月份,东方生物因被发现会计操作方面出现不一致情况被除牌;另一家先进电池科技不愿配合SEC的调查而被除牌。

  除四川阿波罗公司外,其余公司怎样看待去OTCBB市场上市及周华康本人被SEC指控一事?成都商报记者就此采访了数家公司。四川一家与周华康合作赴美上市的民企负责人称,现在暂时不对此事发表任何评论。

  2006年,华纳国际曾帮助一家山东医药企业在美上市,该企业负责人日前在接受采访时称,赴美上市多年,企业没能融到预想中的资金。对周华康在运作山东这家企业上市时是否存在欺诈行为,这名负责人称:“这个我们当时不清楚,他(周华康)在国内也做过不少企业,所以我们当时认为是好事,也没意识到这些问题。”这名负责人同时表示,现在看来,当初去OTCBB上市“有些不成熟”。


(责任编辑:刘佳)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