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支付,月月发薪”,股市震荡闹得投资者心神不宁之际,多家基金公司都摸准了大众“落袋为安”的心理,适时将定期支付债券类产品推向了市场。其中,首批获得通过的交银施罗德、博时和工银瑞信,都将于7月下旬开始发行其每月支付产品。
现金流、投资增值两不误
据介绍,所谓的定期支付,是指按照基金合同的约定,以每月第一个工作日为基准日、按照约定的年化现金支付率,通过自动赎回基金份额向投资者支付一定的现金。当期定期支付后,投资者在获得约定的现金支付之后,持有的基金份额数将相应减少。其创新核心在于通过定期支付区别传统分红面临的诸多限制,能够为投资者提供按照其基金合同约定的稳定可预期的“现金流支付”。
WIND数据统计显示,2007年至2012年6年间,中证债券基金指数、中证混合基金指数、中证股票基金指数的年化收益率分别为6.48%、7.25%、7.07%,均取得不错的正收益。那么“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的症结在哪里呢?交银施罗德产品开发部总经理谭慧认为,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基金净值波动大,二是分红不可预期,这两点导致了投资者往往见好就收,短期持有。净值上涨的基金会被很快赎回以落袋为安,反而是一些业绩不佳被套牢的基金会长期持有。
而定期支付基金将能够较好地克服投资者的心理弱点,它的优点在于“削峰填谷”把市场波动的收益进行平滑,提供稳定可预期的现金流。而“定期、定量、自动赎回、支付部分无费用”是理解定期支付的四大关键词。具体而言,就是按照基金合同约定的固定比率份额,每月定期向持有人支付现金。
就支付实质来看,工银月月薪和交银月月丰是真正意义上的定期支付,以份额自动赎回的方式进行支付,不产生赎回费用,而博时月月薪则是利用所得收益视实际情况进行支付,但共同目的都在于为投资者定期提供稳定的现金流。
数米基金网副总经理姚备在采访中表示,“定期支付类产品具有非常高的创新性,以工银月月薪为例,其持有人可以选择每月获得固定现金流或者滚动再投资,熊市的时候我们可以‘落袋为安’,选择每月支付,牛市的时候则滚动再投资,获取收益最大化,且每月定期支付确实方便了对日常流动性有需求的投资者进行合理的投资组合。”
产品设计差异较大
从名称上看,三家基金公司都不约而同地突出了“按月支付”的概念:博时月月薪、工银月月薪和交银月月丰。在参与定期支付的方式上,工银月月薪的持有人可以选择每月获得固定现金流或者滚动再投资,其他两只基金目前均只提供现金。
仔细分析首批推出的三家基金公司的产品我们还是可以发现一些差异:工银月月薪和交银月月丰从本质上是一样的,其特点在于不需要考虑基金在弥补上期亏损之后是否仍有能力进行分配收益,而是以基金净值为基准,按某一约定比例进行强制“分红”,简而言之,投资者得到的“分红”除基金收益外,可能包含部分本金资产。所以,随着每次支付完成,其基金份额是减少的。
其中,工银瑞信月月薪定期支付债基将业绩比较基准设定为“三年期银行定期存款收益率(税后)+1.5%”,约定首年年化6%的支付比率,在同批获准发行的定期支付型基金中支付比例设定最高,而存续期可灵活调整支付比例的约定又给管理人留有余地。此外,工银月月薪产品开放式模式增加了资金的灵活性,还给予了参与定期支付机制的选择权,投资者可自愿选择参与或退出(默认选项为参与)。
而交银月月丰的支付方式相对固定,为每月的第一个工作日(基准日而非现金到账日),约定的年化支付比率为4%。不过投资者要注意,基金招募说明书约定的年化现金支付比率用以计算定期支付金额,不代表基金实际投资收益率。按照约定的年化现金支付比率计算的定期支付金额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当期基金的实际投资收益。
而博时月月薪是运作期为3年的纯债基金,其更类似于分红,是对当期收益进行支付,比例不固定,以已实现收益(为正时)为上限,进行基金份额的折算,折算后新增的基金份额将自动赎回到投资者账户上,在支付完成后基金份额是不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