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中邮人寿畸形扩张 虚胖业绩埋两颗"定时炸弹"

2013年07月22日 07:05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北京7月22日讯 2012年,中邮人寿净亏损额为1.87亿元,退保金为2.9亿元,同比增长397.1%。中邮人寿绝大部分产品均通过银行渠道实现销售,而银保渠道一直是销售误导的高发区,其销售渠道的“短腿”为已露端倪的退保潮埋下隐患。

  趸缴型产品一直是中邮人寿的支柱,一次性缴费确实能使保险公司短期内保费快速增长,但是看似扩大的市场规模只是一种表象,其业务的内涵价值、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均不足,无益于业务结构调整。这也印证了中邮人寿保费越增亏损越大的现状。

  亏损或难以扭转

  年报显示,中邮人寿2012年净亏损额为1.87亿元,较2011年的4742.7万元增长294.5%,亏损额增幅居所有寿险公司之首。7月9日,中国保监会批准中邮人寿的注册资本增至40亿元,增资规模为20亿元。此次增资能否扭转中邮人寿连续亏损的局面呢?业内人士对此并不乐观。

  据中国网报道,从中邮人寿2012年年报分析,其亏损额度的大幅增加,主要是由于退保金、业务及管理费、手续费及佣金等支出增幅超过保费收入增长幅度。

  年报数据显示,中邮人寿2012年退保金为2.9亿元,同比增长397.1%;业务及管理费用为4.83亿元,同比增加141.50%;手续费及佣金支出为6.42亿元,同比增加100.62%。三项费用增长幅度均超过保费收入81.3%的增长幅度。从中不难发现,中邮人寿的发展模式略显粗放。

  20亿元股东大手笔的输血或许能帮助其渡过暂时的难关,但不从转变发展模式入手,其亏损格局或难改变。

  退保金猛增 销售渠道“短腿”

  上述数据清晰表明,退保金是拉了中邮人寿后腿的关键因素。退保金大幅增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产品销售过度集中于分红险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年报数据显示,中邮人寿2012年经营的所有保险产品中,前五大产品保费收入合计占该公司保费收入的99.97%,其中“中邮富富余1号两全保险(分红型)”和“中邮富富余3号两全保险(分红型)”合计保费收入144.67亿元,占该公司保费收入的99.49%,占比之高在业界罕见。

  这些产品均通过银行渠道实现销售,而银保渠道一直是销售误导的高发区域,为产生退保埋下了隐患。这一现状也反映出,中邮人寿的个险、团险销售渠道是其绝对的“短腿”。

  另外中邮人寿产品自身质量不高也是退保上升的一个重要原因。有业内专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中邮人寿产品储蓄成分多、保障水平低,在投资收益不如预期的背景下,退保金额上升是不难理解的。

  一次性缴费居上 可持续发展堪忧

  北京商报分析说,尽管银行系险企业务增长令人咋舌,但其业务的内涵价值、可持续性发展等方面却大打折扣。

  从银保行业市场数据来看,除了中荷人寿与招商信诺人寿期缴保费收入较高外,其他银行系险企均以趸缴型产品为主,其中中邮人寿的趸缴保费占比高达97.5%;工银安盛人寿占比为93.3%;农银人寿占比为91.8%;建信人寿和交银康联人寿趸缴保费占比均高于80%。趸缴产品居高不下,有悖于业务结构调整的方向。

  据了解,自金融危机之后,寿险行业就开展业务转型、结构调整,鼓励险企开发保障型、期缴型、储蓄型产品,直到现在这一调整并未改变。

  而事实上,险企为了过度追求保费规模,仍然对保险市场采取粗放式、掠夺式开发。多家银行系险企在渠道挖掘方面未能均衡发展,有的渠道还属于一片空白,有的只是在企划方案中轻描淡写,惟有银保成为各家公司的“重头戏”,更有甚者还明确表态“主推趸缴规模型产品”。

  一次性缴纳保费,表面上看保险公司的市场规模很大,其实那只是一种“虚胖”,对业务结构调整没有好处。后期的退保风险和集中兑付压力对于险企来说就是两颗定时炸弹。


(责任编辑:蒋诗舟)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