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应推动央企高管股权激励
随着马泽华接替“老船长”魏家福成为中远集团董事长,能否带领中国远洋这艘大船驶离亏损的漩涡,成为了业界和股民们期待和关注的焦点。
数据显示,2013年一季度,中国远洋尽管实现营业收入152.34亿元,但净利润却为-19.88亿元。这已不是中国远洋第一次面对巨亏的境遇。2012年,中国远洋巨亏95.59亿元,继2011年亏损104.49亿元后连续两年成为A股“亏损王”。今年,中国远洋在A股市场的股票简称已更名为“*ST远洋”,成为A股中规模最大的ST股。今年若该公司继续亏损的话,则将会在A股市场暂停上市。
实际上,“中国远洋”从盈利千亿到亏损百亿所折射出来的正是国企以及央企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如何处理好转型升级与企业保增长,以及在新一轮国企改革中如何定位与发展的问题。
近两年,在内外部经济环境的影响下,国企及央企利润增速出现了下滑,数据显示,去年一季度利润总额同比减少335.3亿元,下降11.8%。2012年二季度经济效益降幅呈扩大趋势,利润总额同比减少541.8亿元,下降16.1%,直至去年三季度,经济效益开始企稳回升。
据财政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有企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11129.6亿元,同比增长7%,央企实现利润8057.1亿元,同比增长15.6%;而地方国有企业实现利润3072.5亿元,同比下降10.6%。实现利润同比降幅较大的行业为有色行业、煤炭行业、化工行业、交通行业等。
有统计数据显示,截至6月24日,在中期业绩预亏的公司中,已出现了19家央企的身影,如中船股份预计今年半年度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亏损约6000万元,同比大幅下滑近2300%。而据此前披露的2012年年报显示,央企和地方国企包揽了去年上市公司巨亏榜前十位。
为此,今年年初,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了经济形势通报会,强调中央企业必须以“保增长”助力全国“稳增长”,并提出了硬性指标:中央企业今年增加值增长要达到8%以上,利润增长要达到10%以上。
“企业效益下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国际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也有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既有国际因素,也有国内原因。不过最根本的还是自身的问题,面对外部环境的变化,缺乏灵活有效的应对措施,在产业、技术、管理等方面积累的问题集中显现。”针对央企亏损的现状,国务院国资委财务监督与考核评价局副局长廖家生近日解释道。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许保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03年以来,在国资委一系列改革举措以及整个宏观经济形式的支持下,为央企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央企利润迎来了大幅的增长。在市场竞争、做大做强、经营业绩考核等因素的驱动下,使扩张成为了企业的目标。然而,由于市场风险意识的缺乏,金融危机以来,特别是近两年,一些央企的效益不如以前,甚至大幅亏损,并不是在体制机制上出了问题,而是企业主观判断上出了问题,是在强激励弱风险意识的情况下导致的结果。“当企业在扩张发展的时候,一定要绷紧如何应对市场风险这根弦。”许保利称。
“国企是企业,最终还是要盈利,为国家和社会盈利。”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瑞认为,央企保增长,短期来讲,应做一些“瘦身”的工作,减员增效、向管理要效益,压缩规模,剥离辅业,控制成本,比如人工成本、材料成本、运营成本,财务成本等。长期来看,则要勇于开拓新的市场,发现新的利润空间,用更新的技术和更好的项目来争取盈利的空间。
刘瑞指出,国有企业必须要有灵活的机制来应对危机,总的来讲要在公司治理结构、用人制度、国企领导人考核制度以及内部成本核算制度、上缴红利制度等方面都需要有一些改进,更多的还是要把国企变成面向市场的企业。
许保利认为,企业利润保增长要建立在创新和研发的基础之上,而不是建立在扩张生产能力基础之上。对于企业来讲创新和研发能力,掌握行业中的核心技术是最主要的。要靠研发引领企业的发展,要考虑市场的需求,而不是靠规模扩张。
对于下一步的改革,许保利认为,“应推动央企高管股权激励,并在已经整体上市的央企当中进行试点。”他指出,央企经营业绩考核这种激励机制应进行进一步的改革。实际上经营业绩考核的副作用已不断的体现出来,在经营业绩考核下,企业完全为了完成业绩指标,并没有把着力点放在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素质上。应让企业领导人发挥自身内在的动力来把企业经营好,而不是靠经营业绩考核这种外部的压力。
“在企业年终利润中拿出一部分以股权的形式分期给央企高管,这样企业高管就会自发的重视企业的利润和股价,还可以促使央企进行分红。此外,应进一步完善董事会制度,真正做到决策和执行的分开。”许保利称。(证券日报)